查词语
查词语

胡行

拼音:hú xíng

注音:ㄏㄨˊ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胡乱行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我着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着你迤逗的胡行乱走?”《西游补》第十一回:“ 行者 看罢便要进去,忽顿住了脚,想想道:‘青青世界有这等缚人红綫,不可胡行乱走。’”
(2).胡作非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帝輦之下,怎容你这等胡行?”《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李信 虽知其意,惧怕衙门法度,不敢胡行。”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公理冤》:“为谗人胡行不道,痛黎民颠连无告。” 清 洪昇 《长生殿·骂贼》:“生克擦直逼的个官家下殿走天南。你道恁胡行堪不堪?”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四:“我有这么些事不明白, 李如珍 怎么能永远不倒? 三爷 那样胡行怎么除不办罪还能作官?”

基本含义
指胡闹、乱来的行为。
详细解释
胡行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胡指无规则、无序,行指行为、动作。胡行的基本含义是指胡闹、乱来的行为。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不按常理出牌,做出不理智、不负责任的举动。
使用场景
胡行通常用于批评和警示他人的不理智行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没有考虑后果、没有遵循规则,做出了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
故事起源
胡行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庄子·外物》一篇。庄子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关于胡行的寓言故事。故事中,一个叫胡公的人在道路上放置了绳索,然后躲在一边观察路人的反应。有些人看见绳索,以为是蛇,吓得躲开;有些人看见绳索,以为是绳子,毫不在意。胡公看到这些反应后,得出结论:人们的行为是胡乱的,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从此以后,胡行成为了形容人们不理智行为的成语。
成语结构
胡行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胡和行。胡行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例句
1. 他在考试中胡行,没有认真答题,结果成绩很差。2. 这个公司的经营者胡行无忌,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胡行与胡闹、乱来的行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胡行的发音与“胡熊”相似,可以将一个胡熊在街上疯狂奔跑的场景与胡行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胡行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例如“胡说八道”、“胡思乱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胡行,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胡行,没有认真作答,所以成绩很差。3. 高中生:他在班级聚会上胡行,喝酒过量,闹出了很多笑话。4. 大学生:他在社交媒体上胡行,发表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引起了争议。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