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小屈大申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xiǎo qū dà shēn ㄒㄧㄠˇ ㄑㄩ ㄉㄚˋ ㄕㄣ

小屈大申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难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基本含义
小事情被放大,大事情被淡化。
详细解释
小事情被夸大其词,而大事情被轻描淡写。形容人对事情的看法不全面,评价失真。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不公正,过分关注细节而忽略了重要问题。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位官员名叫屈原,他是楚国的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为了救楚国,多次上书告诉君王应该怎样治理国家,但君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楚国被敌国侵略,屈原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最终投江自尽。小屈大申这个成语就是根据屈原的故事而来,形容小事情被夸大,而大事情被淡化。
成语结构
屈:小事情;申:大事情。
例句
1. 他总是小题大做,把小问题说得像大事情一样,真是小屈大申。2. 这个人对待工作总是小事情不放过,大事情却漠不关心,真是小屈大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小屈大申中的"屈"可以联想为"躯体",而"申"可以联想为"申请"。所以可以想象一个人对于身体上的小伤口小题大做,但对于申请重要事情却漠不关心的情景。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亡羊补牢"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妈妈总是小屈大申,每次我一点小错误她都生气。2. 初中生:老师总是小屈大申,对于学生的小过失总是批评,而对于学习上的大问题却不关心。3. 高中生:有些人对于社会问题总是小屈大申,只关注表面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根源。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