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宠幸

拼音:chǒng xìng

注音:ㄔㄨㄙˇ ㄒ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宠幸 chǒngxìng
[make a pet of sb.] 旧指帝王对后妃、臣下的宠爱,泛指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宠爱

反义词

失宠

详细解释

(1).亦作“ 宠倖 ”。宠爱。多用于帝王对后妃及臣下。《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景帝 即位,以 错 为内史, 错 常数请间言事,輒听,宠幸倾九卿。”《南史·贺瑒朱异传论》:“ 异 遂徼宠倖,任事居权。” 宋 秦醇 《赵飞燕别传》:“ 赵后 知帝见 昭仪 浴,益加宠幸,乃具汤浴,请帝以观。”《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李媒 云:‘是 王招宣 府里出来的小夫人。 王招宣 初娶时,十分宠幸。’”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十二红》:“某当事姬妾甚多,其最宠倖者三人。”
(2).指受宠幸的人。《后汉书·周举传》:“朝多宠倖,禄不叙德。”《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不但是为君以后,早朝宴罢,宠幸希疎,自他未曾发跡变泰的时节,也就是个铁錚錚的好汉。” 沙汀 《困兽记》二三:“他继续着喊叫,虽然因为那个宠幸的出现,他的詈骂却愈来愈空泛,叫一个局外人无从知道究竟。”
(3).光宠荣幸。 叶圣陶 《城中·微波》:“这在 藻如 是何等的宠幸,同时又是何等的诱惑!”
见“ 宠幸 ”。

基本含义
宠爱,优待
详细解释
宠幸是指对某人优待、宠爱,对其特别亲近和照顾。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上级对下级的特别优待,也可用于形容对某人特别宠爱或照顾。
故事起源
据说,宠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当时,晋国的君主宠爱一个名叫宣子的大臣,对他特别优待。后来,宣子因为他的宠幸而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他失去了国君的宠爱。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宠幸”来形容对某人特别优待的情况。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宠”表示宠爱,动词“幸”表示优待。
例句
1. 他一直受到老板的宠幸,所以在公司中地位很高。2. 这位明星因为拍摄一部热门电影而受到了粉丝们的宠幸。3. 她在家里是爷爷的掌上明珠,一直受到宠幸。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宠幸”拆分成两个部分,宠和幸。宠可以理解为宠爱,幸可以理解为幸运。所以,“宠幸”就是幸运地受到宠爱和优待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宠幸相关的成语,如“宠辱不惊”、“宠辱若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总是宠幸小明,让他坐在前排。2. 初中生:这个班级里,老师对优秀学生总是宠幸有加。3. 高中生:他因为考试成绩优秀,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宠幸。4. 大学生:这位教授对他的学术研究很感兴趣,经常宠幸他。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