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德音莫违是由《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野有蔓草》中的一句诗演变而来。德音指的是道德的声音,莫违即不违背。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不违背良知和道义。
使用场景
德音莫违一般用于教育、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讨论,强调人们应该坚守道德原则,不做违背良心和道义的事情。
故事起源
德音莫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小雅·鹿鸣之什·野有蔓草》中有一句“德音莫违”。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成语,用来教育人们坚守道德准则。
成语结构
德音莫违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德音”和动词“莫违”组成。
例句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你应该时刻谨记德音莫违。2. 在面对诱惑时,我们要牢记德音莫违,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德音莫违”记忆为“遵循德音,不违背”。通过反复朗读和联想,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以及其他与道德相关的成语,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人君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德音莫违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德音莫违,遵守社会道德规范。3. 高中生:面对诱惑,我们要坚守德音莫违的原则,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德音莫违的道德准则,做一个有责任感和良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