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惭怍

拼音:cán zuò

注音:ㄘㄢˊ ㄗ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惭怍 cánzuò
[ashamed] 惭愧
成祝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聊斋志异·促织》

详细解释

亦作“慙怍”。羞愧。《汉书·王莽传上》:“ 蜀郡 男子 路建 等輟讼慙怍而退。”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五:“其暮, 安道 方与客坐, 惇 通刺入门謁见。 安道 使谢曰:‘素不相识,不敢相见。’ 惇 惭怍而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贫贱者与贵人交,足未登门,先怀惭怍,恐为婢僕下眼覷,是以不果来。” 陈毅 《感事书怀》诗之四:“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

基本含义
惭愧害怕。
详细解释
惭怍是指因为内心的愧疚和害怕而感到羞愧和不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错误而感到内疚和惧怕。
使用场景
惭怍这个词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或错误而感到内疚和害怕的情绪。可以用于写作、演讲、故事等场景中,用来表达一个人内心的痛苦和忏悔。
故事起源
惭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左传·襄公二十年》。故事中,襄公犯了一个错误,感到非常内疚和害怕,于是他写了一篇自谦的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悔过之情,文章的开头就有“惭怍”两个字。后来,人们就用“惭怍”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感到内疚和害怕。
成语结构
惭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惭”是形容词,表示内心的羞愧和愧疚;“怍”是动词,表示害怕和不安。
例句
1. 我犯了个错误,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惭怍。2. 他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感到惭怍,决定积极改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犯了一个大错,然后他感到非常内疚和害怕,脸色涨红,眼神闪躲,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惭怍”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惭怍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承担责任。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及时纠正错误,勇于改正,不断进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偷偷吃了妈妈的零食,现在感到非常惭怍。2. 初中生:我考试作弊了,现在感到非常惭怍,决定以后不再这样做。3. 高中生:我对不起朋友,感到非常惭怍,决定向他道歉并作出补偿。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