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秆草

拼音:gǎn cǎo

注音:ㄍㄢˇ ㄘ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作饲料的禾茎杂草。 宋 欧阳修 《乞罢刈白草札子》:“今年马军抽减,归京后,马数少於去年,其秆草等数,必不至闕少。”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闐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絶。”

基本含义
比喻软弱无能、没有主见的人。
详细解释
秆草是植物的茎和叶的部分,通常比较柔弱。成语“秆草”比喻人软弱无能,缺乏主见和决断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些人在关键时刻缺乏勇气和决心,容易被他人操纵或控制。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重大决策或困难面前没有主见、没有决断力的人。比如,当某人在工作中总是依赖别人的意见而无法做出决策时,可以说他是个秆草。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
成语结构
主语 + 是 + 秆草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主见,简直就是个秆草。2. 在关键时刻,他没有勇气做出决定,真是个秆草。
记忆技巧
可以将“秆草”与软弱无能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秆草在风中摇摆,表示某人缺乏决断力和主见。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秆草”相关的成语,如“秋水共长天一色”、“秋高气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在课堂上总是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像个秆草一样。初中生:我觉得这个班长就是个秆草,从来不敢对同学们有所要求。高中生:他虽然是个秆草,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没有主见的人很容易被认为是秆草。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