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堵时代 -简介
当中国跃居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当各地街头随处可见兰博基尼、宾利等世界级豪车,当驾驶机动车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必备技能,当汽车源源不断地驶进普通家庭,而道路建设、公共交通建设“跑”不过城市的扩张膨胀的时候,大家就都被“堵”在了这个汽车时代。
各地堵车现象
深圳皇岗口岸冬至日出现7小时交通堵塞
12月22日是冬至,很多市民要回家,但是遇到打车难的问题,除了因为节日的关系,在皇岗口岸,深圳边检对香港过境车辆的过关系统出现临时瘫痪的情况,导致皇岗口岸从昨日下午3时许开始一直大堵塞,昨晚9时45分交通才畅通。
武汉全城“添堵”
修路、建房、搭桥……目前,武汉三镇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工地,基础建设高峰期与私家车数量激增高峰期“双峰”相遇,如今的江城已被一些专家称为“史上最堵的时期”。
西安收取"拥堵费"
西安市目前共有公交营运车辆6881辆,万人拥有公交车14.58标台,公交营运线路228条,线网密度2.67公里/平方公里,公共交通承担市民出行总量的35.6%,日客运量430余万人次。在管理部门看来,这些数据处在全国前列。公交车每年都在增加,西安市民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情况调查显示,90.1%的受访者愿意选择乘公交车出行,而现状却似乎存在这样的尴尬:公共交通服务不够完善——市民无法保证准时上下班——部分市民购置私家车便利日常交通——道路车辆增多——更加拥堵。在邵海鹏看来,只有公共交通的服务品质上去了,能够保证准时出行,市民自然会选择较为便捷的公共交通。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年轻人表示,由于公交不准时、小偷、拥挤等因素,均计划在5年内买车。
沈阳日增600车
拥有近800万人口的沈阳市,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增速惊人,到2009年底已达80万辆。沈阳市交警支队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市机动车注册量达145723辆,日均(按工作日)注册机动车551辆。2010年5月1日至14日,共注册机动车6111辆,日均注册达到679辆。
合肥
一个普通周三的下午,五点刚过,最近一次拓宽仅两年的长江中路车辆早已排成了缓慢爬行的长龙。另一条主干道金寨路,飞贯南北的高架路上一辆挨着一辆的汽车也只能走走停停,高架出口处车辆如同麻花般纠结在一起,时速仅徘徊在10公里以下,不比行走快。作为中国中部一个中等城市,安徽省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现在已经达到45万辆左右,并且以每天200多辆的速度递增。
郑州
中部省份河南的省会郑州市,一到上下班高峰期,拥堵地段上汽车驶上了非机动车道,而摩托车、电瓶车则不得以驶上了人行道。行人在夹缝中穿行,不时传来因为相互碰撞而起的争吵声。
乌鲁木齐
在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全市主次干道通车里程的增长速度每年不及4%,而机动车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公里道路拥有机动车187辆,已呈饱和状态。
兰州:目前,兰州市机动车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14021辆,截至2010年8月已达373701辆。仅今年前8个月,就新增机动车41614辆。车多路少,城市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中心城区各主要干道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已接近饱和,交通拥堵常常发生。眼下,兰州市在非高峰期也时常出现拥堵,市民形容城区已成“路路堵”。
各地解决方案
上海:力推公共停车换乘试点
目前上海正在积极推行这种P+R公共停车换乘试点,既保证市民出行的便捷性,又降低综合成本,尤其能为中心城区道路减负,降低尾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广东:治堵暂不靠限牌
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局长林卫说,据他了解,广东目前暂无考虑限制车牌发放。“限制买车需要多方调研后再慎重决策。”
宁波:要买新车先买车位
浙江宁波立法部门为缓解拥堵正酝酿出台一项新政策:要买新车先买车位。尽管这一政策尚未得到当地人大立法机关的通过,但已经引来了各方关注。市民专家纷纷质疑,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前提的治堵招数是否可取。也有专家指出,这一政策具体执行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不能从实际上解决停车难题。
沈阳:错时上下班、限行
辽宁省沈阳市近日实行错时上下班,以缓解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这也是东北地区继大连、长春后第三个实行错时上下班的城市。沈阳市政府表示,此次错时上下班为早晚各推迟半小时,8时30分上班改为9时,下班时间也延后(第一、第四季度为17时30分,第二、第三季度为18时),15万人的作息时间将为之改变。
成都:错时上下班+摇号上牌+专段号牌+限制外地车进城
兰州:尾号限行
按照公安部门的规定,从9月18日开始,兰州市机动车实施尾号限行,分5组,每天限行两个号。9月19日是尾号4和9的限行日。按照限行方案,市区车辆每月平均限行6天,但尾号1和6每月限行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