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折节

拼音:zhé jié

注音:ㄓㄜˊ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1).屈己下人。《管子·霸言》:“折节事彊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宋 王安石 《给事中孔公墓志铭》:“而宰相使人説公稍折节以待迁,公乃告以不能。”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一:“ 李遵勖 为駙马都尉,折节待士。”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老年兄以桑梓鉅望,道貌冲和,折节下交,每以远大相许。”
(2).强自克制,改变平素志行。《史记·货殖列传》:“富人争奢侈,而 任氏 折节为俭,力田畜。”《南史·循吏传·何远》:“ 远 本倜儻,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絶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宋 苏轼 《方山子传》:“少慕 朱家 、 郭解 为人,閭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海下》:“为武员者皆折节读书,不徒血气之勇。”

基本含义
放弃原则,违背良心。
详细解释
折节是指在面对困难或诱惑时,违背原则,放弃良心和道义。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原则,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
使用场景
折节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临利益冲突或道德选择时选择了放弃原则的行为。它可以用于谴责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道德准则的人,也可以用于警示他人不要做出违背良心的选择。
故事起源
折节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据说,这位官员在面临贪污的机会时,选择了拒绝,坚守了自己的原则和良心。他的这种行为被人们称为“折节”,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折节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折和节。折节的结构比较简单,折表示放弃,节表示原则或道德准则。
例句
1. 他在面对贪污的机会时没有折节,得到了大家的尊重。2. 这位领导不折节,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折”字的形状进行联想记忆。折字的上半部分像是一个人在面对两个选择时犹豫不决,而下半部分的横线则表示他最终选择了放弃原则,违背了良心,即折节。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道德准则相关的成语,例如“守株待兔”、“正人君子”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道德和原则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折节,即使别人诱惑我也不会欺骗。2. 初中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折节,不为了一点小利益而违背原则。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作弊的诱惑时,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折节。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