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颜子

拼音:yán zǐ

注音:ㄧㄢˊ ㄗ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 孔子 弟子 颜回 。《孟子·离娄下》:“ 颜子 当乱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 颜子 不改其乐, 孔子 贤之。”《后汉书·黄宪传》:“子国有 颜子 ,寧识之乎?” 李贤 注:“ 颜子 , 颜回 也。”后常以“颜子”借指安贫乐道,有德寿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怀旧》诗:“ 孔 席亡 颜子 ,僧堂失 谢公 。” 唐 孟郊 《哭李观》诗:“ 颜子 既殂谢, 孔 门无辉光。”
(2).对 南朝 宋 周续之 的美称。《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年八岁丧母,哀戚过於成人,奉兄如事父。 豫章 太守 范宁 於郡立学,招集生徒,远方至者甚众, 续之 年十二,诣 宁 受业。居学数年,通《五经》并《纬候》,名冠同门,号曰‘颜子’。”
(3).指质量差的物品。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柔福帝姬》:“ 柔福 帝姬,先自 金 閒道奔归……及 韦太后 归自北方,持 高宗 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説错买了颜子,帝姬 柔福 死已久,生与吾共卧起,吾视其敛且寘骨。’”参见“ 颜子生活 ”。

基本含义
颜子是指人的脸色或表情。
详细解释
颜子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颜”和“子”两个字组成。其中,“颜”表示脸色,也可以指面容、表情;“子”在这里是个表示事物的后缀。颜子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脸色或表情,用来形容人的神情或情绪。
使用场景
颜子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脸色或表情,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愤怒、悲伤、喜悦等情绪。例如,当一个人生气时,可以说他的颜子很难看;当一个人高兴时,可以说他的颜子灿烂如花。
故事起源
关于颜子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推测其起源。人的脸色和表情是人们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人们很早就开始用“颜子”来描述人的表情和情绪。
成语结构
颜子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颜”和名词后缀“子”组成。
例句
1. 他看到这个好消息时,脸上的颜子明显地变得愉快起来。2. 她的颜子红彤彤的,一副生气的样子。3. 他的颜子苍白如纸,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脸色”或“表情”相关的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人脸上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或者想象一个人的表情变得非常夸张,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面部表情相关的成语,如“面红耳赤”、“眉开眼笑”等,可以帮助扩展对颜子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到她摔倒后,脸上的颜子变得很担心。2. 初中生:考试成绩出来后,他的颜子很开心,笑得合不拢嘴。3. 高中生:听到这个坏消息,他的颜子变得苍白,一下子没了精神。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