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浮梗

拼音:fú gěng

注音:ㄈㄨˊ ㄍ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漂流的桃梗。《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土偶﹞曰:‘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 淄 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浮梗”喻飘流无定。 闽 徐夤 《别》诗:“酒尽歌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二:“人生真浮梗,吾生岂繫匏。”《水浒传》第十一回:“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清 黄景仁 《送温舍人汝适归广州》诗:“忆别君应念故人,移家我已同浮梗。”

基本含义
指说话或写作时使用不切实际、夸张、离谱的比喻或引用典故,以追求幽默或夸张效果。
详细解释
浮梗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使用不切实际、夸张、离谱的比喻或引用典故的行为。这种用法常常是为了追求幽默或夸张效果,但往往会让人感到不自然或突兀。
使用场景
浮梗常常出现在日常对话、网络文化、娱乐节目等场景中。人们使用浮梗可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但过度使用浮梗可能会导致语言表达的失真和理解的困难。
故事起源
浮梗一词源于汉代文学家刘向的《说苑》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鹿越过一座山,被山上的树枝挂住了角,无法继续前进。鹿告诉其他动物,他被“浮梗”住了。这个故事比喻说话或写作时使用的比喻或典故过于夸张,失去了切实际的基础。
成语结构
浮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浮”和名词“梗”组成。形容词“浮”表示不切实际、夸张的意思,名词“梗”表示典故或比喻。
例句
1. 他的文章总是充满了浮梗,让人感到很不真实。2. 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喜欢用浮梗来博取笑声。
记忆技巧
记忆浮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将“浮”字联想为“浮夸”或“不切实际”,表示夸张的意思。2. 将“梗”字联想为“典故”或“比喻”,表示引用典故或比喻的意思。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使用方法和文化背景,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词典或参加成语故事分享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话总是有很多浮梗,我们都觉得很好笑。2. 中学生:老师讲课时经常使用浮梗,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3. 大学生:在网络上,人们常常使用各种浮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增加沟通的趣味性。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