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白梗芋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白梗芋bái gěng yù

白梗芋,属于多子芋类,子芋大而多,无柄,易分离,质地粘,品质优于母芋,是芋艿中营养价值最高、味道最佳的一种。根据芋头的生长习性,可分为旱芋和水芋两大类,旱芋又分为多子芋、魁芋、多头芋,水芋有红梗芋、白梗芋两种。而白梗芋是一多年生草本的天南星科植物,原为野生,现在都是人工栽培,是亚太热带地区重要粮食作物,也是台湾重要的夏季蔬菜。早熟品种,成长植株高1m左右。叶片绿色,叶柄黄绿,近叶处稍带紫晕。母芋球形,稍弯,每株结子芋15~20个,8—9月份收获,单株重0.75kg,分布湖南、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

详细解释


 品种简介

1、品种来源:上海市郊区和苏州各地栽培较多。主要在分布湖南、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

2、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成长植株高1~1.2m左右。叶片绿色,叶脉浅绿色,叶柄黄绿色,近叶处稍带紫晕。母芋圆球形到椭圆形,稍弯,子芋椭圆形到长圆形,顶芽黄白色,每株结子芋15~20个,多的达25个以上,较大的子芋长7~8厘米,横径3.5~4厘米。球茎呈椭圆形,芋白色,芋芽黄白色,单株产量500~750克左右,球茎含水分较多,肉质细,品质好。较早熟,较耐贮藏。亩产1250公斤,高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早熟,生长期160天左右,也可提早到130~140天采收。芋的肉质细软,水分较多,为9月份淡季及中秋节供应的花色蔬菜。8—9月份收获,单株重0.75kg。

3、栽培要点:当地多直播或育苗移栽。

生长中的芋

直播一般在4月上旬,行距46~50厘米,株距23~27厘米,每亩4000~4500株。

育苗移植,在塑料小棚进行,3月下旬播种、育苗,5月上旬定植。芋需水需肥量大,因此,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分期追肥,适时灌水,并结合中耕,除草和培土,培土不宜过厚,一般培高10~13厘米。培土后灌一次水。芋忌连作。

注意防治病虫害,主要病、虫有疫病、腐败病和蚜虫、红蜘蛛。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收获。

生物学特性

白梗芋属湿生植物。根为白色纤维根,着生在母芋及子芋下部节上。茎缩短成地下球茎,是食用部分及繁殖材料,有圆、椭圆、卵圆或圆筒形。球茎上有鳞片,是叶鞘的残迹。球茎节上有液芽,能形成球茎。叶互生,盾状,先端渐尖。花为佛焰花序,温带很少开花、结实。

性喜高温多湿,13°C~15°C球茎开始发芽,生长期中要求20°C以上的温度,27°C~30°C发育良好。芋的叶面积大,根及叶柄均显示其水生植物特性,除水芋外,旱芋也应在潮湿地方栽培。芋在低温干旱的情况下不能充分成长,会影响产量。芋较耐阴,短日照能促进球茎形成。

基本含义
白梗芋是指没有根基、没有实力的人或事物。比喻缺乏根基和实力,容易被摧毁或失败。
详细解释
白梗芋的“白梗”指植物没有根系,芋则指植物的块茎。白梗芋的比喻意义是指没有坚实的根基和实力,容易被摧毁或失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缺乏根基的人或事物,无法长久存在或持续发展。
使用场景
白梗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缺乏根基和实力,容易失败或被摧毁。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企业、组织或个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缺乏竞争力,容易被淘汰或失败的情况。
故事起源
关于白梗芋的故事起源不详,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植物的生长情况相符。植物没有根系的话,就无法吸取养分和水分,无法生长和发展。因此,白梗芋被用来比喻缺乏根基和实力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白梗芋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两个名词组成,形容词“白梗”表示没有根系,名词“芋”表示植物的块茎。
例句
1. 这个新创业公司没有经验和资金支持,很容易变成白梗芋。2. 他是一个白梗芋,没有实力和背景,怎么能在这个行业立足呢?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白梗芋的形象与缺乏根基和实力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颗没有根系的芋块,无法生长和发展,容易被摧毁或失败。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成语的起源和意义感兴趣,可以继续了解其他与植物相关的成语,比如“秧苗”、“树大招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没有好好学习,就像一颗白梗芋,没有根基,容易失败。2. 初中生:这个球队没有团结和实力,就像一支白梗芋,很容易被其他队伍击败。3. 高中生:他一直没有付出努力,没有积累经验,就是一个白梗芋,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