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充军

拼音:chōng jūn

注音:ㄔㄨㄙ ㄐㄩ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充军 chōngjūn
[banish] 发配流放,旧时遣送犯罪者到边远地区服苦役的刑罚

近义词

放逐

英文翻译

1.[旧] (把罪犯押解到边远地方去服役) be transported to a distant place for penal servitude; banish; be sent into exile

详细解释

(1).入伍当兵。《宋史·兵志七》:“都水使者 陈求道 请招刺保甲五万充军。”《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成亲》:“儿子应募充军,从征 安南 去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南北两军皆开回八月以前原驻地点,其学生女子等充军者,悉令回籍安业。”
(2).古代的一种刑法。把罪犯发配到边远地方去服役。《宋史·刑法志三》:“刺配之法二百餘条,其间情理轻者,亦可復古徒流移乡之法,俟其再犯,然后决刺充军。” 明 《杀狗记·孝友褒封》:“着枷号市曹三个月,满日各杖一百,发边远充军。” 巴金 《砂丁》:“我听见人家说挖锡矿比充军还受罪。”

基本含义
指被征募或征召入伍,成为士兵。
详细解释
充,指征募或征召;军,指军队。充军即指被征募或征召入伍,成为士兵。这个成语在古代常用于描述被征募入伍的情况,表达被迫参军的意思。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被强制征募入伍或被迫参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被迫从事不愿意做的工作或被安排参与某项任务。
故事起源
充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军事制度。在古代,国家需要士兵时,会通过征募或征召的方式来增加军队的人数。被征募入伍的人常常是普通百姓,他们被强制参军,成为士兵。因此,充军成为了描述被迫参军的成语。
成语结构
充军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例句
1. 他年纪轻轻就被充军了,真是可惜。2. 在那个时代,许多人因为贫困被迫充军。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充军”这个成语拆解为“充”和“军”,并联想到“被征募入伍”,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军队和征募相关的成语,例如“出征”、“兵临城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哥哥被充军了,他要去当一名勇敢的士兵。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充军的故事。3. 高中生:在古代,很多人因为贫困被迫充军,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4. 大学生:他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感觉自己像被充军一样被迫参加其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