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允协

拼音:yǔn xié

注音:ㄧㄨㄣˇ ㄒ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确实符合。《书·说命》:“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 孔 传:“王心诚不以行之为难,则信合於先王成德。”《后汉书·方术传·谢夷吾》:“ 殷 周 虽有 高宗 、 昌 、 发 之君,犹赖 傅説 、 吕望 之策,故能克崇其业,允协大中。”
(2).和洽。《晋书·儒林传·杜夷》:“ 汉武 钦贤,俊彦响应,故能允协时雍,敷崇盛化。”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明明我后,允协昌基。”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尊师重道》:“庶乎允协,足副朕尊崇先师至圣之意。”
(3).恰当,适当。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酒祀典》:“愚谓以 宣尼 为饮宗,终觉侮圣,不若推 靖节先生 为尊,而诸子中再另选一人祀之,较为允协。”《清史稿·礼志三》:“帝曰:‘ 戴圣 、 何休 非纯儒……视 郑康成 淳质深通者有间,其他诸儒是否允协,应再确议。’”

基本含义
允许和协调
详细解释
允协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允许和协调。这个成语强调了在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时,要允许各方发表意见,并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它传达了尊重他人意见、追求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允协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涉及多方利益的决策或谈判中。它强调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需要允许各方表达意见,并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表达在团队合作中尊重他人意见、追求和谐共处的态度。
故事起源
允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环境。在古代,君主和将领需要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军事行动中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并通过协商来达成共识。允协成语强调了君主和将领在决策中要允许各方发表意见,并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
成语结构
允协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允”和“协”。
例句
1. 我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允协,以达成共识。2. 在团队合作中,允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保持和谐的工作氛围。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允协这个成语,你可以将其与“允许”和“协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想象一下,在处理问题时,你需要允许各方发表意见,并通过协商来达成共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允协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和军事的历史,了解君主和将领如何在处理事务中运用允协的原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我们班上,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允协,一起完成作业。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我们需要允协,以便顺利完成任务。3. 高中生:在学生会的讨论中,我们需要允协,以达成更好的决策。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需要允协,以保持团队的和谐氛围。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