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争臣

拼音:zhèng chén

注音:ㄓㄥˋ ㄔ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争臣 zhēngchén
[minister who will give forth-right admonition] 指能直言谏君,规劝君主过失的大臣。争,同“诤”
朝无争臣,则不知过。——《汉书·萧望之传》

详细解释

能直言诤谏的大臣。争,通“ 諍 ”。《孝经·谏争》:“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孔子家语·三恕》:“昔者,明王万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 王肃 注:“天子有三公四辅,主諫争,以救其过失也。”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纳忠为争臣之表,出守乃牧人之良。”

基本含义
指争夺权力、地位的官员。
详细解释
争臣指的是官员们为争夺权力而相互竞争、斗争的现象。这个成语形容官员之间争权夺利、争斗不休的情况。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官场上的权力斗争、争权夺利的情况。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段描述,项羽在楚汉战争中,为了争取更多的权力,策划了一系列阴谋,导致了楚汉之间的内斗。后来,这个成语就以争夺权力的官员为代表,形容权力斗争的现象。
成语结构
争臣的结构是由“争”和“臣”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单位的领导层一直在争臣,导致工作进展缓慢。2. 官场上的争臣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争臣”与“权力斗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官场中官员们为了争夺权力而相互争斗的场面,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权谋”、“尔虞我诈”等,以加深对权力斗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班级里的同学们一直在争臣,希望能够当上班长。2. 初中生:政治课上,老师讲解了争臣的故事,我们更加了解了官场的现实。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用争臣来形容官场中的权力斗争,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