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白民国

拼音:bái mín guó

注音:ㄅㄞˊ ㄇㄧㄣˊ ㄍ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传说中古国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 白民国 有乘黄,状如狐,背上有角。”参见“ 白民 ”。

基本含义
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衣着邋遢,不注重个人形象。
详细解释
白民国是由“白”、“民国”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衣着不整洁、不干净,而“民国”指的是中华民国时期。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的衣着不整齐,不注重个人形象,给人一种邋遢的感觉。
使用场景
白民国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衣着邋遢,不注重个人形象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不整洁,或者指某个地方的环境脏乱不堪。
故事起源
关于白民国的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据推测,这个成语可能起源于中华民国时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由于战乱频繁,人们生活困苦,很多人无法顾及到个人形象,因此形成了这个形象生动的成语。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穿着那身衣服真是白民国,看上去一点也不大方。2. 这个地方真是白民国,到处都是垃圾和破旧的建筑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白民国”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穿着邋遢的衣服,不修边幅的样子,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个人形象有关的成语,如“一表人才”、“衣冠楚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衣服又脏又破,真是白民国。2. 初中生:他整天穿着那身破旧的衣服,简直就是个白民国。3. 高中生:他虽然是个天才,但总是穿得邋遢,有点白民国的感觉。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