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封鲊

拼音:fēng zhǎ

注音:ㄈㄥ ㄓ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 侃 少为 寻阳 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鮓遗母。 湛氏 封鮓及书责 侃 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陶公 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书责 侃 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餉,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刘孝标 注:“按 (三国) 吴 司徒 孟宗 为 雷池 监,以鮓餉母,母不受。非 侃 也。疑后人因 孟 假为此説。”后因以“封鮓”或“封鮓”为称颂贤母之词。

基本含义
指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自封为能干的人。
详细解释
封鲊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封”和“鲊”两个字组成。其中,“封”表示自封、自命,用来形容一个人自大、自负;“鲊”表示能干、有才能。结合起来,封鲊形容一个人自以为很有才能,自命不凡。
使用场景
封鲊一词通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自负自大、自命不凡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形容那些不切实际、自负目空一切的人。
故事起源
封鲊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事中,贾生自负才能,自命不凡,自称为“鲊”,意思是自己是有才能的人。然而,他的才能并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同,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命不凡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应当谦虚谨慎。
成语结构
封鲊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性成语。
例句
1. 他总是自以为是,自称为封鲊。2. 这个人太封鲊了,总是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封鲊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自大自负地自称为“鲊”,并把自己封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等,来进一步丰富对于自负自大的人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自以为很聪明,但实际上是个封鲊。2. 初中生:那个同学自封为班级的领导者,真是个封鲊。3. 高中生:他自命不凡,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真是个封鲊。4. 大学生:有些人自负自大,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真是一群封鲊。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