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偃盖

拼音:yǎn gài

注音:ㄧㄢˇ ㄍ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车蓬或伞盖。喻指圆形覆罩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五德芝,状似楼殿,茎方,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上如偃盖,中常有甘露,紫气起数尺矣。” 清 曹寅 《圆庐》诗之二:“蓑形偃盖一弓宽,枢户清寥位置安。”
(2).形容松树枝叶横垂,张大如伞盖之状。 唐 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甚为胜景。”《西游记》第九三回:“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

基本含义
指人在行动或言语中低声下气,卑躬屈膝,没有骨气,失去尊严的样子。
详细解释
偃盖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偃指低伏,盖指低头。偃盖形容一个人在言行中丧失了自尊、骨气,变得卑躬屈膝,毫无尊严和骄傲。
使用场景
偃盖常用来形容某人在面对权威或强者时,表现出过分恭顺、卑微的态度。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工作场合、家庭关系或社交场合中的表现。
故事起源
偃盖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段故事发生在秦朝末年,当时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有一天,项羽派遣使者去找刘邦,希望能够和解。可是刘邦却对使者非常傲慢,态度高傲。这时,项羽对刘邦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你的主人,如果他能在三天内偃盖来见我,我就和他和解。”偃盖即指低头下跪,表示极度恭顺和卑微。刘邦的使者回去后,告诉了刘邦这个条件,刘邦大怒,认为项羽是在羞辱他。结果刘邦派遣的使者被项羽杀害,两军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成语结构
偃盖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偃”和名词“盖”组成。
例句
1. 他在老板面前总是偃盖,从来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2. 这个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不得不偃盖向上级请命。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偃盖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低头下跪,非常卑躬屈膝的样子,形象地表达了偃盖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偃旗息鼓、偃武修文等,以扩大自己的成语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为了不挨老师的批评,只能偃盖认错。2. 初中生:小红在班级里偃盖求助于同学,希望能够得到帮助。3. 高中生:考试前,他为了取得好成绩,不得不偃盖迎合老师的要求。4. 大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她不得不偃盖向公司的领导请教。希望这个关于“偃盖”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