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赤潮

拼音:chì cháo

注音:ㄔㄧˋ ㄔ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十月革命爆发, 莫斯科 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这几天正是赤潮高涨的时候。” 瞿秋白 《“什么!”》:“一九一七年之秋, 俄罗斯 红光烛天,赤潮澎湃。”
(2).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近岸海域晚春至早秋季节。发生赤潮的海水常带有粘性,并有腥臭,故渔民俗称臭水。六十年代以来,城市污水大量排放,造成近海水域富营养化,致使出现赤潮。赤潮能杀死贝类、虾类和鱼类,严重危害渔业生产。

英文翻译

1.(红潮) red tide (由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

基本含义
形容某种现象或情况大量出现,迅速蔓延。
详细解释
赤潮是指海洋或湖泊中,由于某种藻类过度繁殖而引起水体呈现红色、棕色或绿色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水质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使用场景
赤潮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情况迅速蔓延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疾病在某个地区迅速传播,或者某种社会问题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出现。
故事起源
赤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在楚国的政治斗争中受到了排挤和迫害。最终,屈原感到绝望,选择投江自尽。当屈原的支持者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划船到江中救他,但无济于事。为了防止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啃食,人们纷纷将米饭、菜叶和鸡蛋投入江中,希望鱼虾们吃饱了就不再伤害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起源。在投放食物的江水中,鱼虾过度繁殖,水变得浑浊红色,形成了一片赤潮。
成语结构
赤潮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赤”表示红色,名词“潮”表示水流。赤潮的字面意思是红色的水流,引申为形容某种现象或情况大量出现,迅速蔓延。
例句
1. 这种疾病在我们学校里赤潮般传播,需要采取紧急措施。2. 这个社交网络平台一经推出,就赤潮般地吸引了大量用户。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赤潮相关的端午节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江水变得浑浊红色,形成了一片赤潮的场景,把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赤潮的科学原理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来了,花儿开得像赤潮一样红红的。2. 初中生:这场疫情就像赤潮一样,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3. 高中生:社交媒体上的一条消息,瞬间赤潮般地引起了广泛关注。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在短时间内就赤潮般地出现在各个角落。5. 成年人:这种新兴产业像赤潮一样迅速兴起,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