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义士

拼音:yì shì

注音:ㄧˋ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义士 yìshì
(1) [high-minded man]∶具有高尚的道德原则或有节操、情操的或有武士风度的人
嗟乎义士。——《汉书·李广苏建传》
(2) [person who upholds justice]∶支持正义、维护正义的人,支持公正的人
(3) [righteous man]∶有正义感的人,行为正当的或公正的人;有操行、明辨是非的人

近义词

烈士

英文翻译

1.a high-minded or chivalrous person; a person who upholds justice; a righteous man

详细解释

(1).恪守大义、笃行不苟的人。《左传·桓公二年》:“ 武王 克 商 ,迁九鼎于 雒邑 ,义士犹或非之。”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贫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 宋 苏轼 《大臣论上》:“天下不幸而无明君,使小人执其权。当此之时,天下之忠臣义士莫不欲奋臂而击之。”
(2).指侠义之士。《战国策·赵策一》:“ 赵襄子 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唐 司空图 《冯燕歌》:“ 魏 中义士有 冯燕 ,游侠 幽 并 最少年。”
(3).旧指出钱赞助刻碑的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城东南有一碑,碑文悉破无验,惟碑背故吏姓名尚存: 熹平 元年,义士门生 沛国 萧刘定兴 立。”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 汉 《曹全碑》阴:义士某千,义士某五百。义士盖但出财之人。今人出财布施皆曰信士。 宋太宗 朝避御名,凡义字皆改为信。今之信士,即 汉 碑所称义士也。”
(4).旧时官吏把其离任后来到其原辖地的士民,称为“义士”。亦称“ 义民 ”。

基本含义
指有志向、有抱负,为了正义和公理而奋斗的人。
详细解释
义士是指以正直、忠诚、勇敢为特点的人,他们为了维护正义和公理,不怕艰难困苦,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追求公平正义,为他人利益而奋斗的人,也可以用来称呼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人。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十四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有一位义士叫韩非子,他忠诚于晋国,不顾个人利益,劝说君王行正道,最终被君王所杀。这个故事成为了“义士”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是一个真正的义士,为了保护弱者而奋斗。2. 那位医生是一位义士,他经常义务为贫困患者提供医疗帮助。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义士与正义、公理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勇敢而有抱负的人站在正义的一边,为了维护公正而奋斗。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义士的故事和历史事件,深入了解他们的奋斗精神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义士,他总是站在正义的一边,保护弱小的动物。2. 初中生:他是一位志愿者,每个周末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真是个义士。3. 高中生:那位科学家为了推动科技进步,不断努力研究,他是真正的义士。4. 大学生:她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义士,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