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谐辞

拼音:xié cí

注音:ㄒㄧㄝ ˊ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戏谑之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譎,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文章中运用巧妙的语言技巧,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达到修辞或幽默的效果。
详细解释
谐辞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运用押韵、对仗、换韵、夸张等手法,使言辞或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谐辞常常用于诗词、歌曲、笑话、广告等场景中,可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场景
谐辞常常出现在诗词歌赋、小品相声、广告宣传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在日常交流中,谐辞也可以用来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
故事起源
谐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创作,尤其是唐诗宋词中常常运用谐音、对仗等手法来表达情感或抒发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谐辞逐渐成为一种修辞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
成语结构
谐辞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谐音的两个字通常具有一定的反义关系或呼应关系。
例句
1. 他的谐辞风趣幽默,总能引得大家捧腹大笑。2. 这个广告利用谐辞的手法,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3. 她的诗歌常常运用谐辞的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制作谐音卡片或者编写谐辞小故事来记忆谐辞。同时,多读、多写、多欣赏包含谐辞的文学作品也能够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学习谐辞的更多技巧和应用场景,可以阅读相关的修辞学和文学批评的书籍,也可以欣赏一些脱口秀、相声等喜剧表演,深入了解谐辞的运用和效果。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因为她总是用谐辞来讲,让我觉得很好笑。2. 初中生:他写的作文很有意思,用了很多谐辞,让我觉得很有趣。3. 高中生:在文学课上,我们学习了谐辞的运用,我觉得它能够让诗歌更加生动有趣。4. 大学生:我在写论文的时候,运用了一些谐辞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老师也很喜欢。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