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浮脃

拼音:fú cuì

注音:ㄈㄨˊ ㄘ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轻浮不实。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遂得 东野 诗,浮脃轻艳,皆铅华嫵媚,侑一时尊俎尔。”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国有与立,俗异浮脃。”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言谈举止轻佻、浮夸。
详细解释
浮脃是一个形容词,指人的言谈举止轻佻、浮夸,缺乏庄重和稳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言谈轻浮、行为不正经的人,往往暗示其品行不端或缺乏真实的内涵。
使用场景
浮脃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得体,不符合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在正式场合或者需要庄重态度的场景中,使用浮脃来形容一个人的不端行为是常见的。
故事起源
浮脃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重视言行举止的庄重和稳重,轻佻、浮夸的言谈举止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因此,浮脃这个成语就出现了,用来形容那些言行轻浮的人。
成语结构
浮脃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浮”表示轻浮、不稳定的意思,“脃”表示言谈轻佻、行为不端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那么浮脃,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2. 这个人虽然才华出众,但是因为言行浮脃,没有得到他人的认可。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浮脃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水面上,轻飘飘地浮在水上,这个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浮脃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浮脃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言行举止的重视,以及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庄重和得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声总是那么浮脃,老师常常批评他。2. 初中生:班里有一个同学言行浮脃,经常引起同学们的嘲笑。3. 高中生:考试前,他总是浮脃地说自己不用复习,结果考得很差。4. 大学生:大学里有些同学言行浮脃,不太受人喜欢。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