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褐真蝽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 hè zhēn chūn

解释:

寄主植物: 梨及桦树等

分布: 北京(延庆)、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帽儿山)、四川(峨眉山)、陕西;朝鲜,苏联(西伯利亚)、。属北古山系。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7-20毫米。前胸背板宽10-11毫米。椭圆形,红褐至黄褐色,无金属光泽,具棕黑色粗刻点,局部刻点联合成短条纹。头近三角形侧缘具边,色多深暗,微向上折翘,侧叶与中叶几等长,在中叶前方不会合。触角细长黄褐至棕褐色,第3-5节除基部外棕黑色,第2、3节有稀疏细毛,第4、5节具密短毛。喙黄褐色,末端棕黑,伸达第三腹节腹板中央。前胸背板中央无明显横沟,胝区较光滑,其中央仅有少量黑刻点。前胸背板前侧缘有较宽的黄白色边,其前半部粗锯齿状。侧角末端亚平截,其后侧缘近末端似有1小突起。小盾片三角形,端角延伸且显著变窄。前翅较伸长,膜片淡褐色,几透明,稍超过腹端。足较细长,腿节和胫节有棕黑色斑。腹部侧接缘各节基部和端部有不规则黑色横斑纹,节缝黄色。腹部腹面浅黄褐色,光滑无刻点,腹板中央无明显纵稜脊。腹基部中央刺突甚短钝,仅接近后足基节。腹气门暗棕色。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不起眼、不起作用,不被重视或忽视。
详细解释
褐真蝽是由“褐”、“真”、“蝽”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褐”指的是褐色,表示平凡、不起眼的意思;“真”指的是真实、实在,表示真正的;“蝽”指的是一种昆虫,象征微小、不起作用。整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或事物没有被重视、不起作用的状态。
使用场景
褐真蝽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某个环境或团体中默默无闻,不被关注或重视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没有被重视,被忽略的困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事物在市场上没有受到关注,被忽略的状况。
故事起源
关于褐真蝽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录。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虽然工作努力,但一直是公司里的褐真蝽,没人注意到他的贡献。2. 这个小店虽然生意不错,但在大商场里算是褐真蝽,没人会特地过来光顾。
记忆技巧
可以将“褐真蝽”与“不起眼、不被重视”的意思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默默无闻”、“无足轻重”等,可以扩展对“褐真蝽”这类描述不被重视的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里就像个褐真蝽,同学们很少和我玩。2. 初中生:他在球队中一直是个褐真蝽,从来没有机会上场比赛。3. 高中生:虽然她成绩一直很好,但在班上却是个褐真蝽,没有人和她交流。4. 大学生:我在实习公司里就是个褐真蝽,从来没有被分配到重要的项目。5. 成年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不努力就会成为褐真蝽,被市场淘汰。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