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隐遁

拼音:yǐn dùn

注音:ㄧㄣˇ ㄉ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隐遁 yǐndùn
(1) [hide]∶隐蔽躲藏
月光隐遁
(2) [live in seclusion]∶隐居起来,逃避尘世
隐遁山野,不问政事

英文翻译

1.reclusion

详细解释

亦作“ 隐遯 ”。1.隐居远避尘世。《后汉书·宣秉传》:“遂隐遁深山,州郡连召,常称疾不仕。”《后汉书·列女传·王霸妻》:“ 霸 屈起而笑曰:‘有是哉!’遂共终身隐遯。”《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两个 集贤村 中,有一二十家庄户,大抵都是隐遁避世之辈。” 何其芳 《画梦录·梦后》:“又有一位古代的隐遁者,常独自围棋,两手分运黑白子相攻伐。”
(2).隐匿身形。《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 唐 李贤 注:“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西游记》第八回:“众神各归本处,把土地赶在城隍庙里暂住,他师徒们隐遁真形。” 李文翔 《新排长》:“上等兵翻身跳下车去,奔小径钻进了树林,在一簇灌木丛后,身影隐遁了。”

基本含义
指避开世俗俗务,隐居于僻静之地,追求心灵的安宁和自由。
详细解释
隐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远离尘嚣、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隐遁的人通常选择隐居于僻静的地方,避开世俗的繁忙和纷扰,专心追求个人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使用场景
隐遁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些人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选择隐居于山林、田园或僻静的地方,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退隐于政治或商业舞台,不再参与世俗的争斗。
故事起源
隐遁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倡追求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和宁静的故事,并提到了隐遁这个词语。
成语结构
隐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隐”表示隐藏、避开,而“遁”表示逃避、远离。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隐遁”的成语,表示远离世俗、隐居于僻静之地。
例句
1. 他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决定隐遁于山林之中。2. 老师告诉学生,人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功名利禄,也可以通过隐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隐遁”这个词语和远离喧嚣的山林、田园等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另外,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和描述这个成语的含义,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和隐士哲学,了解更多关于隐遁的故事和哲学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隐遁在自己的房间里,静静地读书。2. 初中生:有时候我想隐遁于山林之中,远离城市的喧嚣。3. 高中生:在这个繁忙的社会,我渴望能够隐遁于乡村,享受宁静的生活。4. 大学生:隐遁并不意味着逃避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追求自己的内心追求。5. 成年人:隐遁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