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不类

拼音:bù lèi

注音:ㄅㄨˋ ㄌ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1).不善。《诗·大雅·瞻卬》:“不弔不祥,威仪不类。” 毛 传:“类,善。” 孔颖达 疏:“威仪有不善。” 晋 刘琨 《劝进表》:“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旧唐书·德宗纪下》:“秉心匪彝,自底不类。兇狡成性,扇构多端。”
(2).作自谦之词,犹不肖。《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 蔡沉 集传:“不类犹不肖也。” 明 何景明 《六子诗序》:“六子者皆当世之名士也,予以不类,得承契纳,辅志励益者多矣!”
(3).不同;不象。《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 唐 韩愈 《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完,字体不类隶与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 郭沫若 《断断集·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这段故事既不类有心的揭发,也不类任意的调皮。”
(4).不及于,不包括。《管子·君臣下》:“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不类无能。”

基本含义
不同类别或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不能相提并论或相比较。
详细解释
不类意为不同类别或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不能相提并论或相比较。它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和不可比性。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两个事物相差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它常用于描述差异极大的事物或情况,以强调它们之间的不可比性。例如,当一个人的表现非常出色,而另一个人的表现非常糟糕时,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差距不类。
故事起源
关于不类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它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中衍生出来的。中国古代的学者和文人常常使用成语来表达复杂的观念和思想,以便更加生动地传达他们的意思。
成语结构
不类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不”和“类”。
例句
1. 这两个品牌的质量差距太大了,简直不能相提并论,真是不类。2. 他们的成绩差距太大了,根本不类,没有可比性。3. 这两种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完全不同,是不类的。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不类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两个事物的不同性质联系起来。想象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物,例如苹果和月亮,然后想象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不可比性。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不类这个成语,可以查阅相关的成语词典或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故事。这样可以增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只猫咪和大象的体型差距太大了,它们是不类的。2. 初中生: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和那个学生相差太大,根本不类。3. 高中生:这两个球队的实力差距太大了,比赛结果根本不类。希望以上关于“不类”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