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得意

拼音:dé yì

注音:ㄉㄜˊ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得意 déyì
[proud of oneself;complacent;revel in] 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

近义词

自大、自得、自满、满意、快意、惬心、写意、舒服、顺心、如意、称心、痛快、开心、快乐、快活、欢乐、欢喜、欢跃、喜悦、兴奋、怡悦、愉快、乐意、愿意、高兴、风景、景色、风光、得志

反义词

失意、失望

英文翻译

1.proud of oneself ; pleased with oneself; complacent

详细解释

(1).领会旨趣。《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列子·仲尼》:“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捷悟》:“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明 沉鲸 《双珠记·风鉴通神》:“义理一原须得意,知行两字在潜心。”
(2).犹得志。《管子·小匡》:“ 管仲 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 楚 ,则 楚 得意於天下;在 晋 ,则 晋 得意於天下,在 狄 ,则 狄 得意於天下。”《史记·六国年表》:“ 秦 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东巡 泰山 ,奏功皇天,具著显庸,明示得意。”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天子方举西巡狩之典,幸 五臺 ,示得意。” 刘绍棠 《乡土与创作》:“后来少年得意,一帆风顺。”
(3).称心,满意。今亦指骄傲自满,沾沾自喜。 汉 刘向 《列女传·黎庄夫人》:“ 黎庄夫人 者, 卫侯 之女, 黎庄公 之夫人也。既往而不同欲,所务者异,未尝得见,甚不得意。”《新唐书·柳公权传》:“尝书京兆 西明寺 《金刚经》,有 钟 、 王 、 欧 、 虞 、 褚 、 陆 诸家法,自为得意。” 宋 苏轼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诗之二:“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西游记》第三一回:“你凡事攛唆,是他个得意的好徒弟,你不救他,又寻 老孙 怎的?”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十二:“﹝ 小芹 ﹞过门之后,小两口都十分得意,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第一对好夫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三章:“ 陆希荣 得意地笑了笑,说:‘不瞒你说,我现在是西北潘记皮毛公司的副总经理。’”
(4).指及第。 唐 赵氏 《闻夫杜羔登第》诗:“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期尔香浮曲水,夸得意於春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得意》:“ 越 人以试雋为得意。”参见“ 春风得意 ”。

基本含义
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详细解释
得意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才能或外貌感到满意和自豪。这个词语强调个人的自满和骄傲,通常是因为取得了一些成就或在某个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得意有时也可以表示有点儿自负和狂妄自大。
使用场景
得意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出色表现,比如学业、工作、运动等。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外貌或穿着感到满意和自豪。此外,得意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孩子或亲人的成就感到骄傲。然而,得意也可以有负面含义,表示一个人过于自满和狂妄自大。
故事起源
得意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在晋国受封,回到齐国后,他的妻子田氏对他非常得意。她以为重耳会因为在晋国受封而变得更有威望,结果重耳并没有变得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虚。田氏感到非常失望,对重耳的得意感到非常不满。从此以后,得意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和满意。
成语结构
得意是一个由形容词“得”和形容词“意”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他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非常得意。2. 她得意地展示着自己设计的时装。3. 他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得意,却没有意识到还有进步的空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得”字与“意”字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非常得意地笑着,表达出对自己的骄傲和满足。
延伸学习
学习其他与得意相关的成语,比如得意忘形、得意洋洋、得意之作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得意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非常得意。2. 初中生:我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感到很得意。3. 高中生:我成功地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对自己的努力感到非常得意。4. 大学生:我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这是我得意之作。5. 成年人:我在工作中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得意。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