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二王

拼音:èr wáng

注音:ㄦˋ ㄨ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指两个天子。《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2).指封王爵的二人。 清 王恪 《椒山先生祠》诗:“疏成十罪定,狱借二王辞。”按:二王,指 明仁宗 子 裕王 与 景王 。
(3).同时齐名的王姓二人。(1) 晋 王戎 和 王衍 。《晋书·羊祜传》:“ 戎 衍 并憾之每言论多毁 祜 。时人为之语曰:‘二 王 当国, 羊公 无德。’”(2) 晋 书法家 王羲之 、 王献之 父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梁氏 祕阁散逸以来,吾见二 王 真草多矣。”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诗之一:“书札二 王 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 清 姚鼐 《王禹卿七十寿序》:“书法则如 米元章 、 董元宰 之嗣统二 王 。”(3) 南齐 王延之 与 王僧虔 。《南齐书·王延之传》:“ 延之 与尚书令 王僧虔 中立无所去就,时人为之曰:‘二 王 持平,不送不迎。’”

基本含义
指两位有相同或相似能力的人,常用来比喻两个人的才华、能力等相当。
详细解释
二王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的“二”表示数量,而“王”则代表王者、统治者。二王指的是两位有相同或相似能力的人,并且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人的才华、能力等相当。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两个人相互竞争、较量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的能力相当,相互有对抗性的竞争。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竞争激烈的场合,比如体育比赛、学术竞赛、商业竞争等。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的能力相当,彼此之间有一种平衡的竞争关系。
故事起源
关于二王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考证,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古代的传说或历史故事。在古代的王朝中,国君往往会选出两位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来担任重要职位。这两位官员的地位、能力都相当,他们之间的竞争激烈,也很可能是二王成语的起源之一。
成语结构
二王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两位选手实力相当,可以说是二王之争。2. 这是一场二王争霸的竞赛,谁能胜出还不好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古代官员的选拔方式联系起来记忆二王这个成语。想象两位才华出众的官员站在一起,彼此竞争,争夺国君的青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王朝制度,以及古代官员的选拔方式,以加深对二王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班级的数学竞赛中,小明和小红的成绩一直很接近,他们真是二王啊!2. 初中生:足球比赛上,两队实力相当,比分一直紧咬着,真是一场二王之战。3. 高中生:在学校的辩论赛上,两位选手的观点都很有说服力,这真是一场二王争辩。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二王”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