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虚和

拼音:xū hé

注音:ㄒㄩ ㄏ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平和。《晋书·裴宪传》:“﹝ 裴遐 ﹞尝在平东将军 周馥 坐,与人围棊, 馥 司马行酒, 遐 未即饮,司马醉怒,因曳 遐 堕地。 遐 徐起还坐,颜色不变,復棊如故。其性虚和如此。”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唐》:“ 虞秘监 书《汝南公主墓志》……相传是 王敬美 奉常家故物也。 敬美 谓其萧散虚和,风流姿态,种种有笔外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八月二十日学部左丞乔树丹等奏折》:“详閲该前督所撰告示,词气虽甚虚和,而归宿亦颇严重。”

基本含义
虚假的和谐,表面上的和睦
详细解释
虚和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虚”指的是虚假,不真实;“和”指的是和谐,和睦。虚和的含义是指表面上看起来和睦、和谐,但实际上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使用场景
虚和常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或团体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来形容表面上看起来和睦相处的人或团体,但实际上存在着矛盾、不和谐的情况。虚和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只看表面,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故事起源
虚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章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河边看到一块浮木,以为是一艘船,他就上去坐了下来。当他发现这只是一块浮木时,他感到非常失望。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成语结构
虚和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们的关系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是虚和的。2. 这个团队的成员之间存在虚和的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虚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握手时,其中一个人的手是虚幻的,不实际存在的,这样就能够记住虚和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虚和相关的成语,如虚与委蛇、虚伪、虚情假意等。这些成语都与虚假、不真实的情况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和小红表面上是朋友,但他们之间是虚和的。2. 小学生:班上的同学们之间存在着虚和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交流来解决。3. 初中生:这个社团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虚和的,他们需要更加真诚地合作。4. 高中生:政治上的虚和是一种危险的现象,我们应该警惕并加以解决。5. 大学生:虚和在职场上很常见,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并处理这种情况。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学习“虚和”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