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戴季陶

拼音:dài jì táo

注音:ㄉㄞˋ ㄐㄧˋ ㄊ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1891-1949)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传贤。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孙中山秘书,协助孙组织中华革命党。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25年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书,歪曲孙中山的革命学说,散布反共、反对工农运动的言论,形成“戴季陶主义”,并支持西山会议派的主张。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曾任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基本含义
指人物担任重要职务并表现出色,且能够承担责任和压力。
详细解释
戴季陶是一个由三个姓氏组成的成语,具有褒义。其中,“戴”是姓氏,“季”是名字,“陶”是姓氏。戴季陶原本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政治家,他在担任官职期间表现出色,能够胜任重要职务,并且能够承担责任和压力。因此,戴季陶成语被用来形容人在工作或职务中表现出色,具有才干和能力。
使用场景
戴季陶这个成语通常用于称赞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能够承担责任和压力的人。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竞赛等。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团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或者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责任。
故事起源
戴季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政治家,他在担任官职期间表现出色,能够胜任重要职务,并且能够承担责任和压力。他的才干和能力受到了当时的皇帝赞赏和肯定。因此,后来人们用“戴季陶”来形容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能够承担责任和压力的人。
成语结构
戴季陶是一个由三个姓氏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在公司中表现得像个戴季陶一样,能够胜任重要职务,并且能够承担责任和压力。2. 她在团队合作中扮演着戴季陶的角色,能够协调各方的利益,并且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戴季陶”与一个能够胜任重要职务、能够承担责任和压力的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成为一个戴季陶,能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并且能够承担责任和压力。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政治家戴季陶的故事和成就,了解他是如何在担任官职期间表现出色的。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能征惯战”、“良禽择木而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戴季陶,能够胜任重要的职务。2. 初中生:他在班级中扮演着戴季陶的角色,能够组织大家一起完成任务。3. 高中生:她在学校的学生会中表现得像个戴季陶一样,能够领导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4. 大学生:他在团队项目中扮演着戴季陶的角色,能够协调各方的利益,并且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