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胁辱

拼音:xié rǔ

注音:ㄒㄧㄝ ˊ ㄖ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胁而辱之。《新唐书·薛戎传》:“囚之它馆,环兵胁辱之。”

基本含义
胁迫欺凌,侮辱。
详细解释
胁辱是指以威胁或强迫的方式欺凌、侮辱他人,使对方感到恐惧或羞辱。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某人以威胁、恐吓或侮辱的方式对待他人,用以表达对此行为的不满或谴责。
故事起源
《左传·宣公十年》中有一则故事。公元前572年,晋国国君宣公前往齐国,请齐国国君为自己的儿子取名。宣公的儿子名叫重耳,是后来的晋文公。齐国国君乘机胁迫宣公,要求他削减晋国的领土。宣公十分愤怒,但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只好答应了齐国国君的要求。这个故事成为了“胁辱”的典故。
成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胁”表示威胁、恐吓,第二个字“辱”表示侮辱。
例句
1. 他利用职权胁辱了下属,导致下属一直心有余悸。2. 这种胁辱行为是对人格的极大伤害,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记忆技巧
可以将“胁辱”拆分为“胁”和“辱”。可以联想“胁”字的上面是一个“人”字,表示威胁、恐吓;而“辱”字下面有一个“土”字,表示侮辱。通过联想这两个字的组合,可以更容易记住“胁辱”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欺辱”、“侮辱”等,以扩展对于侮辱行为的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胁辱我,让我做了很多不愿意的事情。2. 初中生:班里有一个同学经常胁辱我,让我觉得很难受。3. 高中生:在学校里,胁辱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们应该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