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中仪

拼音:zhōng yí

注音:ㄓㄨㄙ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唐 称礼部郎中为中仪,员外郎为小仪。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一说,指礼部员外。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卷十二:“ 唐 人,礼部员外谓之中仪,主事谓之小仪。”
符合礼节。《淮南子·主术训》:“能欲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

基本含义
指仪态端庄、举止得体,中规中矩。
详细解释
中仪是由“中”和“仪”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表示中间、居中,也指正确、适当;“仪”表示仪态、礼貌。中仪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仪态举止端庄得体,符合规范,不偏不倚,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
使用场景
中仪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仪表举止得体、规矩礼貌。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修养和教养,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不得体行为。
故事起源
关于中仪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与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和道德观念有关。中国古代注重礼仪,强调人们的仪表举止应该符合规范,不偏不倚,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因此,中仪成语就是从这种思想观念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
中仪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仪表举止总是中仪得体,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 她的中仪令人赞叹,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能展现出她的高雅品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中仪这个成语:将“中”字与正确、适当相联系,表示中间、居中;将“仪”字与仪态、礼貌相联系,表示仪表举止得体;同时将两个字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中仪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中庸”、“中正”等,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中仪令人敬佩,是我们班的榜样。初中生:作为班长,他的中仪给同学们树立了榜样。高中生:她的中仪让她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了工作机会。大学生:在社交场合,保持中仪的仪态非常重要,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成年人:无论在任何场合,我们都应该保持中仪的仪表举止,展现出我们的修养和教养。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