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拼音:dòu xìng
豆[豆、豊,读音作dòu(ㄉㄡˋ),古音亦读作lǐ(ㄌㄧ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穆王的御马师造父之师傅泰豆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上古时期的造父是个名人,他是伯益的第九世孙,西周王廷的善御者。在史籍《史记·赵世家》中记载他:“幸于周穆王。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乐之忘归。徐偃王反,穆王日驰干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而为赵氏”。造父,就是后来的赵氏鼻祖。
这么一个有大功于西周王朝的名人,其“善御”之技却是跟泰豆氏学来的。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祝融氏后代熊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明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楚有豆氏。”芈姓熊氏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公族后裔,国祖为鬻熊。
鬻熊是被周文王尊为老师的贤人之一,九十岁而知“道”。当时,自周自文王以下,所有的人都向鬻熊请教,后人还把他的言论收集整理成二十二篇的《鬻子》,奉为至理名言。
到周成王执政后,他将鬻熊的玄孙熊绛封于丹阳(今湖北秭归),熊绛建立了楚国,熊氏逐为国姓。
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俞豆氏,芈姓,楚公子食采于南阳豊亭,因氏焉。其后裔有取姓氏为俞氏者,后其中有人改为喻氏;也有取姓氏为豊氏者。后裔传至汉朝时期,有大臣豊如意,后代子孙遂以其字为姓氏,称豊氏。战国末期,楚国地区的“豊”字即“豆”字,后简化为豆氏,但读音作lǐ(ㄌㄧˇ)。
第三个渊源:源于古大理国,出自唐朝时期云南东爨宁部酋长豆圭,属于以先族名字为氏。
五代时期,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首领,率众十万进兵大理,讨灭原南诏权臣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设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将府、郡部封给有功大臣及当地部族首领。宁州始为步雄部,后属东爨酋,为宁部。大理国后期(南宋末年),东爨首阿几以浪广割与宁部酋豆圭。豆圭可算华宁县豆氏家族有史籍记载的远祖,过去豆氏家庙大殿正中所供奉的最大一块牌位,大概就是豆圭的。其后裔即为豆氏,曾在明朝时期改为禄氏,清朝时期又恢复为豆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农耕官员布小豆,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布小豆,改为豆氏。”布小豆氏,为负责长掌管农业生产的官员之一,与谷氏、粟氏等出于同源,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丁零族(高车族)鲜于部的纥豆陵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以及在后来的唐王朝时期,改汉字单姓为窦氏、豆氏。
鲜卑族慕容部的豆卢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豆氏。
鲜卑族拓拔部的纥豆陵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窦氏、豆氏。其中有部分窦氏后因户籍管理工作的失误,也成为了豆氏。
鲜卑族吐谷浑部的赤小豆氏,后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汉字单姓为豆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