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跋扈自恣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bá hù zì zì ㄅㄚˊ ㄏㄨˋ ㄗㄧˋ ㄗㄧˋ

跋扈自恣 

专横强暴,为所欲为。《明史·外国传九·朵颜》:“於是 长昂 益跋扈自恣,东勾 土蛮 ,西结婚 白洪大 ,以扰诸边。”《清史稿·袁甲三传》:“﹝ 苗沛霖 ﹞所平贼圩輒置长,收其田租。缘道设关隘,垄断公私。 涡河 、 澮 、 潁 之间,跋扈自恣。”亦作“ 跋扈恣睢 ”。 秦牧 《长街灯语·逛东陵》:“但在几十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宫廷生活中,特别是进入残酷卑鄙的剥削阶级最上层的统治生活之后,早已经陶冶出一副狠毒乖戾,跋扈恣睢的性格。”参见“ 跋扈 ”。

基本含义
指人任意妄为,狂傲自大,不受任何约束和制约。
详细解释
跋扈自恣是由两个成语组成。跋扈意为妄为狂傲,自恣意为放纵自己。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任意妄为,毫无顾忌地放纵自己的行为。
使用场景
跋扈自恣常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不顾他人感受,凭着自己的权势或地位肆意妄为的人。可以用于批评那些滥用权力、欺压他人的人,也可以用于警示人们不要沉溺于个人私欲而忽视他人利益。
故事起源
跋扈自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相传,齐国有一个叫做子胥的大臣,他曾经劝说齐庄公不要盲目侵略别国,但是齐庄公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反而将他贬为庶人。子胥虽然失去了一切权力和地位,但他没有放弃,他继续为齐国效力,尽职尽责。最终,子胥的忠诚和才干得到了齐庄公的认可,他重新被任命为大臣。从此以后,子胥不再沉醉于权势,他更加谨慎和谦虚,不再妄自尊大,这也成为了人们警示自己不要跋扈自恣的故事。
成语结构
跋扈自恣是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跋扈自恣,完全不顾及其他同事的感受。2. 这个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跋扈自恣,让人们非常愤慨。
记忆技巧
可以将跋扈自恣与一个人放纵自己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任意妄为,毫无顾忌地放纵自己的行为,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相关成语来进一步扩展学习。例如,可以学习与权力、傲慢、自私等主题相关的成语,如“权宜之计”、“骄兵必败”、“以己度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跋扈自恣地霸占我们的操场。2. 初中生:那个学生在班级里跋扈自恣,从不听老师的话。3. 高中生:有些政府官员滥用职权,跋扈自恣,对人民不负责任。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资料,请随时提问。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