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恤民

拼音:xù mín

注音:ㄒㄩˋ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忧虑人民的疾苦。《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后汉书·陈蕃传》:“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圣贤恤民之意也。” 宋 司马光 《言赈赡流民札子》:“如此处置,欲以为恤民之名,掩人耳目则可矣。” 清 朱仕琇 《太学生陈君墓志铭》:“彼皆柄国政,戴於民上,其恤民宜也。”

基本含义
关心百姓,怜悯民众。
详细解释
恤民是指关心民众的疾苦,怜悯百姓的苦难。它强调了领导者应该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关心他们的困难和需要,并采取行动来帮助他们。
使用场景
恤民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领导者、政府或组织对民众的关怀和照顾。可以用来表达对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人的赞扬。
故事起源
《汉书·卷九十七》记载了汉代宰相贾谊写给汉武帝的一封信中的故事。贾谊在信中说:“陛下不听,尽信谗言,决断无常,以致臣下畏罪,不敢言实,民间疾苦,不闻所闻,陛下何以为民父母乎?”这段话强调了领导者应该关心民众的疾苦。后来,这段话被总结为成语“恤民”。
成语结构
恤民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恤”和“民”两个字组成。其中,“恤”表示关心、怜悯,“民”表示百姓、民众。
例句
1. 领导者应该恤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2. 这个组织一直以来都恤民如子,为民众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记忆技巧
可以将“恤民”与“关怀民众”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领导者或者一个组织,关心着民众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他们关怀与支持。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关心民众、关怀他人相关的成语,如“爱民如子”、“关爱社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恤民的精神,关心同学们的困难,互相帮助。2. 初中生: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恤民如己。3. 高中生:领导者应该时刻关心民众的需求,恤民是一个好的领导者的重要品质。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