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道德罗盘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科学家发现人脑"道德罗盘" 可受外部磁场控制

摘要

“道德罗盘”位于大脑中被称为右颞顶交界处的部分。它靠近大脑皮层,就在右耳后部。当人们考虑他人行为属于行为不端还是慈善之举时,大脑中的“道德罗盘”就会变得异常活跃。这项研究的成果指出,多次实验结果显示,如果事情有一个‘快乐的结局’,那么有可能造成伤害的那些不负责任的或蓄意伤人的行为都被视为是道德上可以接受的。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

道德罗盘-脑部区域

“道德罗盘”位于大脑中被称为右颞顶交界处的部分。它靠近大脑皮层,就在右耳后部。当人们考虑他人行为属于行为不端还是慈善之举时,大脑中的“道德罗盘”就会变得异常活跃。

道德罗盘-干扰试验

“道德罗盘”区域位于右耳后的大脑中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无创性经颅磁刺激技术来干扰大脑“道德罗盘”区域。该技术在颅骨上很小的一个地方产生磁场,这个地方在大脑中引起微弱电流,这些电流干扰附近的脑细胞,防碍脑细胞正常工作。

在首次实验中,12名志愿者的大脑受到磁场干扰长达25分钟,随后,他们看到了一系列‘道德迷宫’类型的场景。 研究人员向志愿者提供了192个场景,要求他们对每一个场景中人物的行为做出评价,按1—7分来打分评估,对于‘绝对禁止’的行为给1分,‘完全得到准许的’行为给7分。在第二次实验中,在志愿者对场景中人物做出评判的时候,研究人员都会使用磁场干扰他们的头脑。

实验结果显示,在两次实验中,磁场使得志愿者的道德观偏离正常。其中一个场景描述的是一名男子,明知桥不安全却坚持让他的女友从上面走过,女友平平安安地顺利通过了。

正常情况下,多数人认为这名男子的行为无法接受。但是志愿者们在接受磁脉冲后,却看不出该男子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之处,他们完全根据他女友是否幸存来评价他的行为。

另外一个场景描述了两个女孩去一家化工厂参观,在化工厂其中一位请她的朋友往自己的咖啡里放些糖,朋友却从一个标有‘有毒化学品’字样的瓶子中取些粉末放入咖啡中,女孩安然无恙,结果证明这些粉末是糖。

“道德罗盘”区域受到干扰的志愿者们认可女孩的行为,因为她的朋友没有受到伤害,即使她知道这些粉末来自贴有毒物标签的瓶子中。

这项研究的成果指出,多次实验结果显示,如果事情有一个‘快乐的结局’,那么有可能造成伤害的那些不负责任的或蓄意伤人的行为都被视为是道德上可以接受的。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

基本含义
指道德准则和规范,用来评判行为的正确与否。
详细解释
道德罗盘是一个比喻,将道德准则比作指南针,用来指引人们在道德领域中的行为。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使用场景
道德罗盘常用于讨论道德行为、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话题。它可以用来强调个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以及评价他人行为的标准。
故事起源
道德罗盘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孟子的言论。他说:“君子之道,非一日可学也,非一日可弃也,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不从我者其由也。”这句话意味着道德行为是一种长期的修养,不是一时的行为,而且道德行为的标准是不变的,无论他人是否遵循。
成语结构
道德罗盘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道德”和“罗盘”。其中,“道德”表示道德准则和规范,“罗盘”表示指南针。
例句
1.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道德罗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在商业领域,道德罗盘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基石。
记忆技巧
可以将“道德罗盘”想象成一个指南针,它指引着我们在道德领域中的行为方向。可以通过将这个形象与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遵守道德罗盘,做一个守法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罗盘,不做欺骗的事情。3. 高中生:大家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道德罗盘,不受外界的诱惑影响自己的判断。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