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得儁

拼音:de jùn

注音:˙ㄉㄜ ㄐㄩ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1).俘获敌方的猛将勇士。谓得胜。《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得儁曰克。” 孔颖达 疏:“战胜其师,获得其军内之雄儁者,故云得儁曰克。”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 鲁侯 御 宋 ,得雋 乘丘 。”一本作“ 得儁 ”。
(2).谓及第。 唐 元稹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牓后相贺》诗:“竞走墙前希得儁,高县日下表无私。”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名高场屋已得儁,世有龙门今復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现任大官子弟登第》:“ 南京 兵部尚书 李遂 子 材 ,亦以是科得雋。” 清 刘銮 《五石瓠·建德相公》:“诸生高才,万一得雋,岂不似私?”
(3).谓喜获大鱼。 唐 韩愈 《叉鱼》诗:“竞多心转细,得雋语时嚣。” 宋 苏轼 《江西》诗:“何人得儁窥鱼矼,举叉絶叫尺鲤双。”
(4).谓含意隽永。 唐 白居易 《与刘苏州书》:“然得儁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尝能发也。”一本作“ 得雋 ”。

基本含义
指人才出众,有才干。
详细解释
得儁是由“得”和“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得”表示获得、得到,“儁”表示英俊、才智出众的人。合起来解释为一个人具有出众的才智和能力。
使用场景
得儁常用于形容人才出众,具有高超的才能和能力。可以用来赞美有杰出才华的人,也可以用来描述一个领域中的佼佼者。
故事起源
得儁最早出现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故事讲述了淮阴侯刘邦招募人才的过程,他对樊哙说:“吾闻君善骑射,故以为得儁。”这里的“得儁”就是指樊哙出众的才能和能力。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使用时通常不会分开使用。
例句
1.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真是得儁,他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2. 这部电影由一群得儁的演员主演,必定会大获成功。3. 这个团队中有几个得儁的设计师,他们的作品都非常出色。
记忆技巧
可以将得儁理解为“得到了儁人”,即获得了才智出众的人。通过与“得到”和“儁人”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刘邦招募人才的故事,以及其他与人才有关的成语,如“才子佳人”、“英雄所见略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班上有一个同学特别得儁,他在各个科目都表现得很好。2. 初中生:我梦想成为一名得儁的科学家,为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成为一个得儁的人才。4. 大学生:我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希望能成为一个得儁的专业人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