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折鼎

拼音:zhé dǐng

注音:ㄓㄜˊ ㄉ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折足覆餗 ”。

基本含义
指掉下鼎的耳朵,比喻人的志向不高,不能成就大事业。
详细解释
折鼎是一个由“折”和“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鼎是古代用来烹饪的三足锅,而折则表示断裂或掉落。折鼎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鼎的耳朵折断掉落的情景。在引申义中,折鼎表示一个人的志向不高,不能成就大事业。
使用场景
折鼎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志向不高,不能成就大事业。可以用在描述一个人的潜力被浪费或未能发挥的情况下。例如,你可以说一个有才华但只愿意做小事的人折鼎了。
故事起源
折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相传,齐国有个叫郑袖的人,他非常聪明但却志向不高,只愿意做些小事情。一天,郑袖在烹饪时不小心把鼎的耳朵折断了。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形容志向不高的人,成为了今天的成语。
成语结构
动词 + 名词
例句
1. 他本有很大的潜力,可惜最后折鼎了。2. 这个年轻人只愿意做些琐碎的小事,真是折鼎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折鼎比喻为一个被掉下来的鼎的耳朵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潜力被浪费掉,就像一个鼎的耳朵折断掉落一样。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志向、成就相关的成语,如“志同道合”、“成就非凡”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愿意玩小游戏,不愿意学习,真是折鼎啊!2. 初中生:他本来有很大的潜力,但因为懒惰而折鼎了。3. 高中生:他虽然考上了好大学,但只愿意做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真是折鼎啊!4. 大学生:他本有很大的创业潜力,却只愿意做个小职员,真是折鼎了。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