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宵晕

拼音:xiāo yūn

注音:ㄒㄧㄠ ㄧㄨㄣ

繁体:

基本解释

指月晕。 宋 杨亿 《直夜》诗之一:“月魄生宵晕,风鸟送晚凉。”

基本含义
指天色将晚,夜幕降临,暮色渐浓的景象。
详细解释
宵晕是由两个词语组成,宵指晚上,晕指昏暗。宵晕常用来形容天色将晚时的景象,暗示夜幕降临,天色渐渐变暗。
使用场景
宵晕常用于描绘黄昏时的景象,也可以用于比喻事物的衰落或结束。在文学作品中,宵晕常被用来烘托出一种暮色降临的氛围。
故事起源
宵晕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宵》中的一首诗中:“宵之沈沈,言盈而色忻。”这首诗描绘了宵晚时天色渐暗的景象,后来宵晕逐渐成为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宵晕是一个形容词的结构,由名词“宵”和动词“晕”组成。
例句
1. 天色渐渐暗下来,宵晕笼罩着整个城市。2. 暮色降临,宵晕渐浓,人们纷纷回家。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宵晕”与夜晚的景象联系起来,想象天色渐暗,夜幕降临的情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宵晕相关的成语,如“夕阳西下”、“暮色苍茫”等,扩大对于描述黄昏景象的词汇和表达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夕阳西下,宵晕笼罩着整个村庄。2. 初中生:天色渐暗,宵晕降临,人们纷纷回家。3. 高中生:暮色渐浓,宵晕笼罩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4. 大学生:夜幕降临,宵晕渐浓,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