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豆脯

拼音:dòu fǔ

注音:ㄉㄡˋ ㄈ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豆腐。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上:“﹝豆脯﹞ 汉 淮南王 造。《稗史》:‘ 刘安 作豆脯,俗作腐,非。腐,烂也。当作脯,象其似肉脯也。’”

基本含义
指人的心地纯良、没有私心,也形容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
详细解释
豆脯,古代指用豆腐制成的脯肉。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没有私心杂念,形容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尚,为人正直无私,以及对人的赞美和褒奖。
故事起源
成语“豆脯”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的《萧子良集》中。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梁武帝萧衍与萧子良之间的对话。萧衍问萧子良:“我这个当皇帝的,你怎么看?”萧子良回答说:“陛下就如同豆腐,我等臣子就是豆脯,越往上越要清白,否则就会感染到下面的豆脯。”意思是说,作为皇帝,陛下的品行应该高尚纯洁,否则就会影响到下面的臣子。
成语结构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1. 他为人正直无私,真是个豆脯之人。2. 她的品行高尚,堪称豆脯之女。
记忆技巧
可以将“豆脯”形象化为纯白的豆腐,表示纯洁无私的品行。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品行相关的成语,如“清廉自守”、“廉洁奉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好的同学,对别人总是很友好,真是个豆脯之人。2. 初中生:老师说他是个品行端正的学生,是我们班的豆脯之人。3. 高中生: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为人正直无私,真是个豆脯之人。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