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支离益

拼音:zhī lí yì

注音:ㄓㄧ ㄌㄧˊ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庄子》寓言人物。 朱泙漫 从之学屠龙。《庄子·列御寇》:“ 朱泙漫 学屠龙於 支离益 ,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单,通“ 殫 ”。后亦省称“ 支离 ”。《后汉书·张衡传》:“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於 支离 ,而习其孤技邪?” 晋 张协 《七命》:“尔乃命 支离 ,飞霜鍔,红肌綺散,素肤雪落。”

基本含义
指事物相互分离后反而能够互相补益,形容事物的分离反而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详细解释
支离益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支离”表示事物分离、破碎的状态,第二个字“益”表示益处、好处。支离益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分离后反而能够互相补益,形容事物在分离的状态下反而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使用场景
支离益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在分离、破碎的状态下反而能够相互补益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团队合作中的互补性,以及一些矛盾冲突中的积极因素等。
故事起源
支离益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鲁国大夫子贡和孔子的一次对话。当时,鲁国大夫子贡对孔子说:“我觉得国家的事务应该由君主一人负责,而不是分散到各个大夫手中。”孔子回答说:“国家的事务应该分散到各个大夫手中,就像支离的脱落的齿牙一样,反而能够互相补益。”这个故事就是支离益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支离益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的专长都不同,互相补充,形成了支离益的合作关系。2. 分工合作的优势在于每个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实现支离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支离益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物体被分离成多个部分,然后这些部分反而能够相互补益,形成一个更完整、更有力量的整体。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生相克”等,以丰富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都有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就像支离益一样,我们的班级更加团结了。2. 初中生: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我们互相补充,形成了支离益的合作关系。3. 高中生:在家庭中,家人的分工合作能够使家庭更加和谐,形成支离益的关系。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互相合作,形成了支离益的合作模式。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