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寓木

拼音:yù mù

注音:ㄧㄩˋ ㄇ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寄生在树木上的植物。《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七十里,曰 龙山 ,上多寓木。” 郭璞 注:“寄生也,一名宛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於上,故曰寄生、寓木、蔦木。俗呼为寄生草。《东方朔传》云:在树为寄生,在地为窶藪。” 清 钱谦益 《梅杓司诗序》:“余固知穷冬沍寒,当不与寓木蔓草俱尽也。”

基本含义
将心思隐藏在木头之中,比喻言辞中含有深意。
详细解释
寓木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寓意是将心思隐藏在木头之中。木头是一种坚硬的材料,它很难被人们轻易地察觉到内部的变化。因此,当一个人说话或写作时,如果他在言辞中含有深意,别人可能无法立即察觉到他的真实意图。
使用场景
寓木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言辞中故意隐藏真实意图的情况。例如,当一个人在说话时,他可能使用一些隐晦的措辞或暗示,以达到隐藏真实意图的目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他寓木于言辞之中。
故事起源
寓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叫魏舒的大臣,他非常聪明而且善于辩论。有一次,魏舒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玩,他们来到一座有名的园林。在园林中,魏舒看到一块木头,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他把自己的心思隐藏在木头之中,然后告诉朋友们说,他已经将自己的心思寓于木头之中。朋友们都很好奇,但是却无法看出木头中的秘密。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们在言辞中隐藏真实意图的情况,从而形成了成语寓木。
成语结构
寓木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寓”是动词,意为隐藏,秘密;“木”是名词,意为木头。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
1. 他的演讲中寓木于言辞之中,让人们无法准确判断他的真实意图。2. 这篇文章寓木深意,需要仔细阅读才能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寓木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将自己的心思隐藏在一块木头之中。这个形象可以帮助你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要进一步学习寓木这个成语,你可以阅读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例句,以加深对其含义和用法的理解。同时,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隐藏、秘密相关的成语,以扩展你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话里寓木了一些鼓励和赞扬,让我们更加努力学习。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标题寓木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担忧和思考。3. 高中生:政治家在演讲中寓木了一些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方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4. 大学生:这部小说的情节寓木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寓木这个成语。祝你学习进步!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