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云师

拼音:yún shī

注音:ㄧㄨㄣˊ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1). 黄帝 时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杜预 注:“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南齐书·百官志赞》:“百官分置,惟皇是职,云师鸟纪,各有其式。”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云师火帝,非无战阵之风; 尧 誓 汤 征,咸用干戈之道。”
(2).云神。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大鹏垂翰,驭风伯而指南溟;天马腾姿,偶云师而集东道。” 清 谭嗣同 《文信国日月星辰砚歌》:“ 丰隆 伐鼓呼列缺,云师狂奔风烈烈。”
(3). 安徽 霍山 所产的一种蚕形小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石蚕》:“按《遁甲开山图》云: 霍山 有云师、雨虎。 荣氏 法云:云师如蚕,长六寸,有毛似兔。”

基本含义
云师是指能够驾驭云彩,掌握天气变化的人。也用来形容具有高超技艺、能力非凡的人。
详细解释
云师是由“云”和“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代表天气变化;“师”指的是掌握某种技艺或能力的人。云师指的是能够驾驭云彩,预测和掌握天气变化的人。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具有高超技艺、能力非凡的人。
使用场景
云师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能力或技艺非常高超,超出一般人的认知范围。也可用于形容某人能够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具有预见性。
故事起源
云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风神传》。故事中,有一位名叫鲧的人,他是大禹的父亲,被封为“云师”。他能够控制云雨,使得天下不再有洪水泛滥。因此,“云师”一词成为了形容具有高超能力、掌握天气变化的人的称呼。
成语结构
云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云”作为形容词修饰“师”,表示驾驭云彩的能力。
例句
1. 他的技艺真是云师之才,无人能及。2. 这位科学家被誉为现代的云师,他的预测准确率极高。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云师”这个成语与天气预报员联系起来,因为天气预报员也是能够预测和掌握天气变化的人。可以想象一位天气预报员站在云彩之上,掌握着天气的变化,从而记忆起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风神传》,了解其中关于鲧和云师的更多故事和传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个云师,他总是能准确预测明天的天气。2. 初中生:那位画家的技艺真是云师之才,他的画作让人惊叹。3. 高中生:他的天赋真是云师级别,他能轻松驾驭任何一门学科。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