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哀诔

拼音:āi lěi

注音:ㄞ ㄌㄟˇ

繁体:

基本解释

哀悼死者的文章。《晋书·潘岳传》:“ 岳 美姿仪,辞藻絶丽,尤善为哀誄之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祭祀哀誄,生於《礼》者也。”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五:“散文中一到情感增高时--如作哀诔或赞颂或谴责的言辞,庄严的演说,热烈的争论等--散文中亦立刻见出节奏起伏。”参阅 晋 挚虞 《文章流别论》、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哀诔》。

基本含义
表示对逝者的哀悼和缅怀。
详细解释
哀诔是指对逝者表示悲痛和哀悼之情。它源自古代官方举行葬礼时的一种仪式,由特定的人负责朗诵挽诗,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后来,哀诔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对逝者的深切悼念。
使用场景
哀诔多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或正式场合中,用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例如在追悼会上,人们可以用哀诔表达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缅怀之情。
故事起源
哀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葬礼仪式。古代官方葬礼中,会有特定的人负责朗诵挽诗,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之情。后来,这种仪式逐渐演变为一种成语,用来形容对逝者的深切悼念。
成语结构
哀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哀”是形容词,表示悲伤和哀痛;“诔”是动词,表示悼念和缅怀。
例句
1. 在逝者的葬礼上,人们纷纷发表哀诔,表达对他的深切哀思。2. 演讲者朗诵了一首哀诔,让全场感受到了对逝者的深深悼念之情。
记忆技巧
可以将哀诔与悼念的情感联系起来,联想到在葬礼上哭泣和悲痛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哀悼和悲痛相关的成语,例如“悲痛欲绝”、“哀思如潮”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祖父的葬礼上,我默默地发出了哀诔,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2. 初中生:听到老师朗诵的哀诔,我不禁泪流满面,感受到了逝者的伟大和深切的哀思。3. 高中生:在母亲的追悼会上,我发表了一篇哀诔,表达对她一生的感激和深深的悼念之情。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