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酬神节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酬神节概述

每年藏历新年前夕三天,那曲地区索县赞丹寺要举行由八十名僧人参与的酬神大会,为人间芸芸众生福祉降临。

传统的宗教舞蹈——酬神大舞在赞丹寺已中止三十多年,一九八七年再次恢复,四乡邻里为之轰动。邻近的巴青,比如几县的群众都赶来观看。如同所有的宗教活动一样,节日神舞的形式极强,结构与情节全部仪式化,节奏极其缓慢,表演者我行我素,极少与观众情感进行交流。

详细解释


 酬神节简介

藏历年的前三天,是酬神舞蹈的三天。每一天中的舞蹈内容及程序基本相同。从凌晨一时开始,全寺喇嘛集中在红宫的经堂念经,直到凌晨九点。随后喇嘛们爬上敞篷大车,沿山路蜿蜒而下,进入场地。场地上事先已搭好帐篷,活佛与高级喇嘛面南而坐。深红色的帐幕隔开前后台,十位执鼓击钹的喇嘛在红幕前就座。十面直径一米五左右的大鼓竖起,一字儿排开。两位老喇嘛盘坐在显要位置,以鼓钹作指挥,并自始自终唱颂经文。

酬神舞的演出

两个戴着裸露着牙齿的白色面具的白衣少年出场,作演出前的净场等准备工作,他俩挥舞花棒,象怔性地驱赶围观者。随后是活佛舞——这位活佛是全套节目过程中唯一不戴面具者,由一位眉目清秀的青年僧人伴演。“活佛”面无表情,矜持缓慢地舞蹈着。他视察两少年选择的场地后,认为此地适合众神降临,使在场地中央画一个神圣的三角符号。 “活佛”退场,随着坚定硬朗的“咚嚓”鼓钹声,降魔镇妖的 “鹿”神上场。鹿舞刚键有力,动作幅度大,体现了与妖魔搏斗时的浩然正气。鹿神戴模拟的鹿头面具,上有两枝树叉形的鹿角。

正剧开场,是法号的仪仗。双人合抬的两管镶金长号呜呜作响,与唱诵经文的人之声高度和谐,融为一体,在蓝天与雪山之间回荡。仪仗后紧随着寿星老人和几位童子,那老人头戴前额突出的硕大面具,喜眉笑眼,颤颤巍巍,那些童子们不断 地向老寿星头脸上撒青稞逗乐,老寿星迟钝地左躲右闪,招引来观众们的阵阵哄笑。

十四位大神陆续出场,戴着饰有骷髅的面具,有的牛头马面,有的青面獠牙,彩缎服饰五色缤纷,富丽堂皇,长及地面的前襟后襟绣着狰狞的护法神脸谱图案,只有一个面具是白面菩萨,很象文殊。众神舞蹈是慢动作,扬起臂半天才落下,抬起脚又是个半天,观众们可以尽情观赏,充分体味神灵的庄重严厉。

终于在众神圈内,四位身穿红白条纹服装,手指脚趾套有铁爪的骷髅跳起了“天葬主人舞”。轻松,诙谐,欢快、令观众眼睛一亮。

其后又是漫长沉重的众神之舞。一幅幅面具遮住一张张活生生的脸,令人感到神的生活不胜其艰。为了活跃节日气氛,自始至终贯穿着身着紫袍的黑面印度人插科打诨。

酬神节的酬神舞

酬神节的酬神舞,没有一句台词和唱词,除二、三片断外,沉闷气氛很浓,这与阴间神秘、狰狞氛围相一致,是远离人间烟火的宗教所需要的。

酬神节与赞丹寺喇叭

酬神节期间以赞丹寺喇嘛跳酬神舞为主,他们将世俗与宗教,神与人,神界与凡界融为一体。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对神灵世界,宗教净土的酬谢与感激,祈祷与敬仰。所以酬神节不仅仅是赞丹寺的节日,而且索县地区远乡近邻也都赶来参加这盛大的祈祷集会。

推荐词语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