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学术超男”是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171条汉语新词之一。教育部对词条的解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自2004年邀请学者讲课以来,吸引了无数网友的支持,俨然成为学术版“超级女声”,他们被成为“学术超男”。其中以易中天为主要代表。
由来
“学术超男”的由来:《三联生活周刊》总394期(2006-07-31出版)刊载了王小峰的一篇名为《“学术超男”易中天》的文章。由此,这一称呼得到大众的认可,被媒体、大众广泛采用,指代借助大众化传播手段,将学术推向普及工作而“声名鹊起”的男性学者。与之对应,于丹等,也被称作“学术超女”
早在易中天之前,就有很多学者通过各种大众传媒进行文化普及,比较早期的有余秋雨、陈逸飞、魏明伦,之后有阎崇年、陈丹青、刘心武;而如今纪连海、孔庆东也有与易中天并驾齐驱的势头。
代表人物
易中天:1948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最近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
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从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
去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历史,从他口中讲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例如:那段韩信投项羽“无所知名”后改投刘邦,在军中当“接待”,因违反军纪险些被杀一段:韩信成为一个英雄是,遇到了一个时势,就是时势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陈胜、吴广的带动下,全部站出来,和暴秦进行斗争,这个时候韩信的家乡同样发生了起义,项羽的叔叔项梁拉起来了一支义军,于是韩信“仗剑从之”,就是拎着他的宝剑参军了,参军以后先跟着项梁,后来又跟着项羽,但是项羽不重视他,这个时候韩信的情况司马迁用四个字进行概括,“无所知名”,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什么名气,在项羽那儿他觉得没有发展前途,于是投奔刘邦,刘邦让他当什么呢?当个连敖,连敖就是接待员,公关先生,韩信这个人长得比较体面,是一个帅哥,做做接待工作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状态也是四个字,“未得知名”。那么有一次韩信就犯了军法,和几个同事都犯了军法,依法当斩,一个个拉出来杀头,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口气杀了十三个,轮到韩信了,把韩信叫出来,要杀他,韩信这时候一抬头看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做夏侯婴,夏侯婴是什么人?夏侯婴是刘邦的哥儿们,从小就跟刘邦一起的,跟刘邦一起起义,以后当了刘邦的太仆,太仆这个东西翻译过来就是车夫,给刘邦驾马车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这个制度,这个皇帝的太仆是部长,是部长级的官员,那么刘邦当然现在不是皇帝,他是一个诸侯王,这个太仆少说也是副部级了,韩信看见夏侯婴了,韩信就大喊一声说,我们大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英雄好汉?夏侯婴说,咦!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啊?过来。司马迁用了六个字,“壮其貌,奇其行”。一看,呀!一表人才,跟他谈谈话,头头是道,不杀了,向萧何推荐,发现一个人才,又给他换了一个位置,叫做治粟都尉,相当于司务长,所以韩信他参加工作以后,也是郁郁不得志,先做侍卫官,再做接待员,再做司务长,都是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韩信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变了命运呢?使他成为了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呢?
易中天先生幽默语录:
1.晴雯又没和贾宝玉那个,和宝玉那个的是袭人!
2.韩信刚参加工作那会儿……
3.诺,相当于现在的OK。
4.哪个想呆在这种鬼地方哟。
5.……然后韩信就和那个南昌亭长绝交了~~~不跟他玩了!
6.那个印就在手里磨啊磨,磨啊磨,等到方的都磨成圆的了,还不给人家!
7.刘邦:“当将军还不行,那就让他当大将军!”
萧何:“那就再好不过了。”
8.哎呀,那我骂过了怎么办、老师的语气和表情太可爱了。
9.我被你雇佣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10.韩信,你不是个厚道人!
11.那小子他妈的不听我的,他要是听了我的,他今天会这样?你还能活着吗?
12.易中天:我提出一个观点,有个性,有个性就有魅力,没有个性怎么有魅力?
主持人小超:我充分体会到易老师语言的魅力。
易中天:我自己也觉得我很有魅力。很多粉丝,很多MM(笑)。
13.“这么多人你不追,偏去追那个韩……什么信的”
14.他(韩信)经常去蹭饭吃的一家叫南昌亭长……把饭先做好,等他来了就吃完了——人家讨厌他嘛……他脾气还大的不行,一甩袖子,绝交。
15.您老人家(南昌亭长)是个小人啊。
16.韩信大笑“想不到我今天与樊哙这种人为伍啦!”——樊哙怎么了吗?
17.“不要以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夫,别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扑上去,一口咬住,死死不放,这是什么,螃蟹!”
18.刘邦对萧何说:“他妈的,你小子跑哪去了!”
19.“晁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他不!今天改革,明天变法,象跟搅屎棍子,搅得朝廷上下是不得安宁”
20.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啦,那倒也是可能的!
21.弄得汉景帝,对他有点崇拜。太子的家人呢,也对他有点崇拜。
22.哪有说大侠用斧头的,或者是两把铁锤(作企鹅状),这不成体统,所以说剑是很高贵的。
23.“我要是把衣服让给别人穿,那是‘以身相许’!”
24.“晁错说:‘那不管啦,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那我们就搞他一下!结果两个人一看,还真反哪!”
25“刘邦想‘对啊,这个时候不能骂韩信哪,这个时候不能得罪他,可是我已经骂过了呀。’一拍桌子骂:‘混蛋!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要当就当个真齐王,干吗当假的呀!给他封个真的’”
26.主持人:您讲《汉代风云人物》时,头发是乌云翻滚!
易中天:人家说像方便面!
易中天火了,成为了文化偶像。在西单签售能签得手都抬不起来的不多,签到需要警察出动的,更是没有。但这些
都因为易中天而发生了。让人感动欣慰的是,这些事都是因为一本《品三国》的书,总是让人觉得人们对读书还是热情犹存的。也让我们这些做出版的看到了希望。
易中天的火来的有些过猛,更是让人做梦也没想到,这火能烧得这么大这么久。火烧起来,但人们却不想扑灭它,因为这火没什么不好,可以照亮更多的人心,可以让知识不再以星星之势燎原,可以让老百姓也知道中国的文化思想宝库里都有些啥东西能看懂,让我等人也明白了搞学术的高级知识分子并不只是高高在上,也可以直接地为老百姓做些实惠事,丰富一下业余文化生活。
很多媒体都说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百家讲坛,是这个节目让他出的名。可仔细想一想,其实百家讲坛应该感谢易中天。想想百家讲坛有多少名人学者登过坛,可让人记住的又有几个?阎崇年、易中天、刘心武他们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书的畅销,更是他们自身文化底蕴的魅力在里面。其他登坛者,虽也是学富五车,但在叙事的技巧上和讲座内容的设计上却远不如以上几位。他们的书的畅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百家讲坛,因为电视毕竟不如纸读物更容易贴近百姓,电视要在固定的时间看固定的栏目,而且必须死守在电视机前,万一哪句话没听明白,还不能倒回去重播,(从这一角度说DVD都已经领先了)。书则完全不同,时间绝对由自己支配,可以重复看无数次。看过书回头看电视,更容易明白。这样一来书的广大读者们也都自然喜欢上了这个节目,知道了这个节目原来可以让老百姓知道那么多关于历史关于文化的事,而且能听得懂,听得有趣。
其实百家讲坛的主要贡献是请了这些人去,让老百姓与学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这完全出于收入率考虑的,他们不会想到请他们的时候要告诉他们:上我这个节目就可以出名。那么这个节目一定办不好,而且也不会让上节目的学者们都出名。所以,百家讲坛要感谢易中天,感谢刘心武,不要看着他们的书火了,都说是百家讲坛的功劳。
那易中天的火到底是因为什么?难道是他长得有风度,很儒雅,口才好,懂得说大白话。当然都不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易中天的出名要感谢中国文化长久以来生生不息的文学魅力,刘心武揭红楼火了,易中天品三国火了。四大名著
的魅力放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群心中,都是中国文化的灯塔式标志。老百姓口耳相传的东西而最后又能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你说它的生命力有多强,基础有多厚实?现在的什么红学研究会、三国研究会,不正是因为这些所谓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了这些文化精华在老百生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么。因为老百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好东西不能丢。
关于三国的电视剧电影却没有什么“戏说”在里面,都是从原著中公公正正改编来的,甚至书中的对话都照搬不动。但三国没有戏说么?其实罗贯中就是一个最大的戏说者。《三国演义》的故事又有哪一个是真实的历史史实呢?人们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早已是耳熟能详,可是真正的三国历史,又有几个人知道呢?电视剧为“正说”清朝历史提供了舞台;四大名著本身就已经在200多年前为今天的“拨乱反正”三国历史留了话柄了。中国老百生都200多年的时间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能不急么,他们都有知情权啊。易中天满足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古希腊神奇里的点灯人,你就他能不火吗?,随后的于丹被称为“学术超女”。
来源的文章
王小峰——《学术超男易中天》
7月22日,易中天新书《品三国》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首发式,之前图书大厦向北京西城区公安局申请时曾提醒西城公安分局,可能来的人较多,希望公安局能注意。但是公安局认为,一个大学教授签售,能来多少人?所以批准这次签售活动后,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当有近4000人排在西单图书大厦外面的时候,警方才开始重视,于是调来了15辆警车,数十名警察来维持秩序。由于西单图书大厦位于敏感区,所以警方不得不要求西单图书大厦提前结束签售活动,有近千人没有等到易中天的签名。
如果最走红的明星周杰伦签售,估计能来上千人,李宇春签售,也能来上千人,如果易中天和周杰伦、李宇春同时搞签售,易中天肯定胜出。这看上去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一个搞学术研究的人出一本书比一个最走红的明星还受关注。
如果我们还以过去的眼光来看易中天现象,大概怎么也解释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对出版社来说,他们看到了易中天的商业价值,以操作畅销书的方式来占领市场,从商业角度来讲,十分正常。可是从受众角度来讲,他们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他们在准备掏钱买这本书的同时,更看到的是一个像周杰伦、李宇春一样的明星。易中天已经不是一个大学教授、学者,而是一个明星,排队来买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一个签名,这本书可以不看,但是必须要看易中天一眼,这是个人魅力和媒体宣传交织的结果。
也许这样把一个学者跟一个明星放在一个等高线上是对学者的智力成果有所不尊,对学者智力劳动的否定,但是不能不承认的是,易中天是少有的从商业宣传中获利的人——他出现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媒体上;他的签售信息每天都在电视上播出;他讲的是一个几千年来中国人最感兴趣的三国话题;他的书稿通过竞标的方式确定归属,引起媒体一阵争议;他的口才和形象非常符合电视节目的要求。同时具备上述要素的人除了易中天,没有第二个人,他有理由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上海文艺出版社才敢用天价拿下他这本书的出版权。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的畅销书现象,其实不难发现,一本书出版之后,很少一步就到洛阳纸贵的地步,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即便是上海文艺出版社,他们出版余华的《兄弟》,也不是像操作《品三国》一样,它需要一个慢热过程,图书市场有一个现象,当一本书卖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会形成马太效应,然后一泻千里。但是这次易中天例外,由于前面铺垫的过于成熟,所以就会形成一开闸就一泻千里的势头,这是过去任何畅销书都没有过的现象,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宣传作用。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活生生地把一个普通女孩推向了明星的位置,现在你再回过头看李宇春、张靓颖这些超女,可能不觉得她们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电视媒体的无限放大足以让人成精。试想,如果没有“百家讲坛”,可能没几个人知道阎崇年、纪连海、易中天是谁,但正是电视的作用,让这些生活在公众视线之外的人有机会焕发第二春。
以前央视有个读书节目,后来做不下去了,因为收视率太低。按理说,央视这样的媒体推荐一些书应该能受到观众注意,但是如果从“百家讲坛”的成功再看那个读书栏目,你会发现,读书栏目恰恰没有搞清楚电视媒体的实质,电视是最大众化的媒体,它的特征就是在观众看电视的时候一定不能让他们换台,能抓住电视观众的节目必定是通俗好看的节目,但是读书栏目因过于阳春白雪而没有做到,“百家讲坛”做到了,它成了畅销书的温床,那些主讲人也因为这个平台被放大成一个公众人物。
半年多,围绕着易中天发生的事情,简直就是像一场蓄谋已久的事件,每次都恰到好处,都可以成为新闻点,这样的积蓄、酝酿从来没有过,结果自然是一发不可收拾。如果用传统方式来操作畅销书,易中天的这种操作方式肯定是违背出版规则的。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这次操作是一次“多媒体”式的操作,是一次媒体和公众主动追逐的操作。
有关三国方面的书,以前出的不少,类似《品三国》的书以前有黎东方的《细说三国》、冯立鳌的《三国风云人物正解》、沈忱的《煮酒品三国》、胡斌的《虚实三国》、高恩源的《还三国真面目:评说》……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史学家不得重视《三国演义》的影响,所以通过去伪存真的研究方式成了很多“三国学”研究者的思路之一。易中天也是用这个思路讲三国,但是之前这么多谈三国的书并没有因公众的关注,只有易中天成了幸运儿。可以说,在公众眼中,那些学者是“三国志”,易中天是“三国演义”,易中天成为“三国演义”的原因是中央电视台。
易中天变成一个明星或者他的书成了畅销书现象没什么不好的,至少他还能引起人们读书的兴趣。从目前中国的现实来看,中国人每年平均读书的数量跟美国相比还差很远,现在人们普遍不爱读书,同样的钱可以花在一包高档香烟上,而不愿去买一本书。如果像易中天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能带动人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不管背后是否是商业操作,对国人来说都是件好事。
另外,易中天现象也并非适合任何一个学者,正如不是所有参加超女比赛的人都会成为李宇春一样,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图个新鲜,易中天更适合成为电视学术明星,因为中国电视上缺少这样一个角色。以后这样的角色多了,人们习惯了,也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趋之若鹜了。
不管怎么说,易中天是幸运的,所以他如日中天。
代表现象
易中天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是被媒体放大了。之前,他的《品三国》版权拍卖,媒体给出780万元的拍卖预测,随后是对780万这个数字的不断联想。780万是上、中、下三册,现在三册改成上、下两册,已拍出的上册每本定价25元,按印刷75万本,上海文艺出版社支付14%版税计算,上册税前收入应为262.5万元(其中央视37.5万元,易中天225万元)。75万册,就畅销书市场而言,其实不算什么。8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傅雷家书》销了200多万册,90年代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学习的革命》销了800万册,2001年中信出版社推出薄薄一册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也销了300万册。《哈利·波特》中译本至今已累计销售1000万册,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也已累计销售超过60万册。易中天通过“百家讲坛”,身份已经变成了以央视这个超级媒体传播的电视明星,央视那些著名主持人出书的印刷量动辄都是几十万册,所以上海文艺出版社才有跃跃欲试要大赚一把的冲动。
那么,易中天怎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首先因为电视的介入,概念出现了变化。一方面,易中天这样的大学知识分子通过电视传播,改变了他的学者与学术身份,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者。既然进入大众传媒,他的身份就不再是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借历史人物,靠表述能力,他讲的是大众需求的人性善恶、人际关系,甚至想象中古人之间有趣的家长里短。这样的讲坛,不再是大学背景,也就不需要考虑大学传播所需的文化台阶。而讲坛所面对的大众,却又看到主讲人的学术与学者身份,他们为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前提,接受的又是主讲人身上的教授背景。
严格说,这样的传播通过了一种概念偷换。但这也不算什么,就学术而言,本身就需要普及,让学术通俗易懂总不能被指责。对大众而言,本来听的就是热闹故事、或者这故事能说出的浅显道理。你可以批评易中天的学术层次,但他说,我本来做的就是普及,我反叛的就是脱离大众的学术。你也可以感叹那些“粉丝”们如果能阅读《史记》、《三国志》,就不会再有那样盲目的崇拜,但他们说,既然易教授能把它们讲得那样生动,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读那些已经死去的难读的古书?再说,即使白话本的《史记》与《三国志》,也不会有易教授讲得那样传神。
如果以文化、知识普及层面做解读,真似乎所有都不成问题。从文化普及层面,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经济这等高速发展,具大学文化水平的人有多少?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又有多少?像《品三国》这样的读物,销售量达到70多万册算多吗?如果以《三国演义》销售量做对比,70万会显得极其的渺小。从文化普及层面,有高阳、二月河、唐浩明式的普及,有南怀谨、蔡志忠式的普及,易中天的方式当然也无可非议。只不过普及方式与层面不同,不同人需要不同的层面。你可以喜欢或者不喜欢,但你无法排斥。因为这是一个供需越来越密切的时代,既然受众需要这样的产品,既然这样的产品经多重传媒的共谋生产出来,你就只能承认它的存在理由。
问题是,如果超级文化畅销书都要通过类似“百家论坛”这样的超级媒体以偷换概念的方式一本本制造出来,如果这种方式被一次次复制,其重要性再被一次次夸大;如果在大众传播中它本身就变成了虚拟的文化学术本身,类似说书式的历史传播慢慢误以为就是历史本身;如果即使文化普及的类型也越来越不能多样化,销售量成为看齐的唯一标准,那么文化基准就会不断降低,难道我们要滑向通过小人书来完成全民文化普及的水平吗?
不是危言耸听,文化基准的不断下滑其实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事实。
不妨回头来看看那些曾经的畅销书们。80年代,我们毕竟有《傅雷家书》,有“走向未来丛书”,有“外国文艺丛书”,有“新知文库”。90年代,就文化普及层面,毕竟还有高阳、二月河、唐浩明、南怀谨、余秋雨、蔡志忠。进入20世纪,再来看看真正畅销的品种:它们变成了《狼图腾》、“奶酪”,然后就是韩寒、郭敬明们。不要再说自产学术著作、点校古籍、汉译学术名著的销量,即使翻译的小说名著,文化随笔,严肃作家作品,也越来越难以达到出版社不亏损的印刷线。
有人认为,90年代以后的畅销书品种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准,理由是因为走入市场经济,残酷的原始积累缘故,80年代相当比例的一部分读者因忙于实际的安家立业,或者读书兴趣日益分化,在多元化的多品种中稀释了,或者根本就无暇读书,于是支撑畅销书主体的才变成了青少年。但问题是,当既成的商业模式一旦成为图书操作的规则,当商业化利润成为图书出版中的重要标准,大鱼吃小鱼,满足小众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基准积累的品种就只会越来越萎缩与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