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
不恤人言意为不理会别人的话语或看法,意思是指不在乎他人的意见或批评,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行动。
故事起源
该成语出自《论语·颜渊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中的“以友辅仁”中的“辅仁”即指的是“不恤人言”。在这个故事中,孔子的学生颜渊问孔子:“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是说,君子以文化修养来结交朋友,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辅佐对方做善事。颜渊进一步问:“‘辅仁’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成语结构
该成语由“不恤”和“人言”两个词组成,其中“不恤”表示不理会,不顾及,“人言”指的是他人的言辞或意见。
例句
1. 他虽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是他却完全不恤人言,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2. 她的决定虽然有些冒险,但是她不恤人言,毅然决然地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不恤人言”与“不关心他人的意见”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聋子耳朵,听不到别人的话语,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不听人劝”、“不为人所动”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不恤人言,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初中生:她不恤人言,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高中生:尽管受到了很多批评,但他依然不恤人言,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大学生:他的决定虽然有些冒险,但他不恤人言,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成年人:面对他人的质疑,她不恤人言,坚定地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