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延颈企踵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yán jǐng qǐ zhǒng ㄧㄢˊ ㄐㄧㄥˇ ㄑㄧˇ ㄓㄨㄙˇ

延颈企踵(延頸企踵) 

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嚮,喁喁如也。”《后汉书·窦武传》:“於是天下雄俊知其风旨,莫不延颈企踵,思奋其智力。”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日与吏民延颈企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亦作“ 延颈跂踵 ”。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奈何都民朝夕思念,燃顶炼臂,延颈跂踵,以望御车之尘也?”亦省作“ 延企 ”、“ 延跂 ”。 三国 魏 曹植 《闲居赋》:“登高丘以延企,时薄暮而起余。” 唐 柳宗元 《礼部为百官上尊号表》:“伏惟陛下小谦让之节,安延企之情。” 宋 王安石 《回贺冬启三》:“延跂台华,弥增善颂。”《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江天在望,延跂为劳。”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为了看到或追求某件事物而竭尽全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详细解释
延颈企踵意思是伸长脖子、竖起脚尖,形容人们为了追求或观察某件事物而竭尽全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竭尽全力”或“不遗余力”。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们为了追求某个目标不懈努力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某个事物非常感兴趣,不惜付出努力。
故事起源
成语“延颈企踵”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记载了一个关于齐国大夫季孙行父的故事。季孙行父为了观察太阳的运行轨迹,不顾疲劳和困难,连续数日都站在高山上,脖子伸得很长,脚尖也站得很高,终于观察到了太阳的变化。后来,人们用“延颈企踵”来形容季孙行父的努力和毅力。
成语结构
由“延颈”和“企踵”两个部分组成,分别表示伸长脖子和竖起脚尖。
例句
1. 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延颈企踵,日夜奋斗。2. 她对学习兴趣浓厚,总是延颈企踵地追求知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为了看到远处的景色而伸长脖子和竖起脚尖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观测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古代人们对于追求知识的态度和努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看到表演舞台上的小狗,小明延颈企踵地站在椅子上。2. 初中生: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她每天都延颈企踵地学习。3. 高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断延颈企踵地努力奋斗。4. 大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他延颈企踵地参加各种研究项目。5. 成年人:为了实现事业的成功,他不停地延颈企踵,努力工作。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