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八阵图

拼音:bā zhèn tú

注音:ㄅㄚ ㄓㄣˋ ㄊ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用兵的一种阵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晋书·桓温传》:“初, 诸葛亮 造八阵图於 鱼腹 平沙之下,纍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 温 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 唐 杜甫 《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遗址传说不一:(1)《水经注·沔水》谓在 陕西 沔县 东南 诸葛亮 墓东。(2)《水经注·江水》、《太平寰宇记》谓在 四川 奉节县 南江边。(3)《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谓在 四川 新都县 北三十里 牟弥镇 。后以比喻巧妙难测的谋略。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纵是那八阵图怎施灵异,六出计漫夸奇诡。俺呵,到如今一诺敢辞也。” 克非 《春潮急》四:“只要你的八阵图摆的高明,还怕他不闹个焦头烂额,而后一步一步地走进圈圈吗?”

基本含义
八阵图是指古代军事上的战术阵型,也用来比喻困境或陷阱。
详细解释
八阵图源自中国古代兵法书《孙子兵法》,是一种用来布置阵型的战术图形。它由八个不同的阵型组成,包括方圆、锋矢、鱼鳞、偃月、锥状、雁行、长蛇和衡轭。每个阵型都有其特定的作战目的和战术布局。八阵图的使用需要根据敌情和地形灵活变化,以达到最佳的战术效果。
使用场景
八阵图常用来比喻处于困境或陷阱中,无法摆脱的局面。它可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面对困难时,陷入被动局面,无法逃脱或解决问题。
故事起源
八阵图最早出现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和战术家,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战术阵型,其中包括八阵图。八阵图是他根据自己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用来指导军队在战场上的作战布局。
成语结构
八阵图的结构是一个名词短语,由“八阵”和“图”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他们被对手设下的八阵图困住了,无法找到突破口。2. 这个项目遇到了八阵图,我们需要想办法解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八个不同的阵型和其对应的特点进行记忆,例如方圆阵型的特点是四面八方无死角,锋矢阵型的特点是迅猛突进等。同时,可以将八阵图与兵法书《孙子兵法》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对中国古代兵法和战术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孙子兵法》和其他古代兵书,了解更多有关战争和军事战术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八阵图的知识。2. 初中生:老师讲解了八阵图的战术布局和应用。3. 高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八阵图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4. 大学生:这个项目遇到了八阵图,我们需要寻找解决方案。5. 成人:他们陷入了八阵图,无法摆脱困境。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