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化民成俗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huà mín chéng sú ㄏㄨㄚˋ ㄇㄧㄣˊ ㄔㄥˊ ㄙㄨˊ

化民成俗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宋 曾巩 《劝学诏》:“夫心无蔽,故施之於己则身治而家齐,推之於人则官脩而政举,其流及远,则化民成俗,常必繇之。”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前哲化民成俗之道,礼乐并重。” 孙中山 《兴中会章程》:“切实讲求富国强兵之学,化民成俗之经。”

基本含义
指一种事物或观念能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习以为常。
详细解释
化,转变;民,指人民;成俗,指成为社会的风俗习惯。化民成俗意味着某种事物或观念由少数人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和接受,最终成为大众所接受并习以为常的社会风俗习惯。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一种观念、行为或风俗习惯在社会中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采纳的情况。可以用于讨论文化变迁、社会进步、价值观的转变等话题。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位智者,他发现人们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公正的规矩和风俗习惯。为了改变这些不良习俗,他开始通过言传身教,向人们宣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努力,他成功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使得这些新的规矩和风俗习惯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并成为社会的常态。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化民成俗”。其中,“化”表示转变,“民”表示人民,“成俗”表示成为社会的风俗习惯。
例句
1.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实践,终于化民成俗。2. 他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逐渐化民成俗。3. 这个社区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成功地将健康生活方式化民成俗。
记忆技巧
可以将“化民成俗”拆解成“化民”和“成俗”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智者通过教育和宣传的方式,将人民的观念转变为社会的风俗习惯。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化、风俗习惯相关的成语,如“风俗民情”、“习以为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让爱心化民成俗。2. 初中生:通过教育的力量,我们可以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让正能量化民成俗。3. 高中生: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实现文化的多样性并使之化民成俗。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