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大魁

拼音:dà kuí

注音:ㄉㄚˋ ㄎㄨㄟ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大魁 dàkuí
(1) [Number One Scholar,title confered on the one who came first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状元
(2) [head of bandits]∶盗贼首领

详细解释

(1).笙、竽等管乐器的主管。《文选·潘岳<笙赋>》:“管欑罗而表列,音要妙而含清,各守一以司应,统大魁以为笙。” 李周翰 注:“大魁,谓匏中也。”
(2).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称“大魁”,即状元。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四方举人集京都,当入见,而 宋公 姓名偶为众人之首……然其后卒为大魁。”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霍端友明年状元》:“尔迟暮至此,得一第幸甚,若果为大魁,则何天下乏才之如此也。”
(3).泛指中进士。 明 范受益 《寻亲记·报捷》:“每日忧怀,愁锁粧臺,报道儿占大魁。”
(4).指盗贼首领。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歼彼大魁,厥勋孰似。”

基本含义
指在比赛、竞争中取得第一名或者最高荣誉。
详细解释
大魁是由“大”和“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大”表示重要、伟大的意思,“魁”表示第一、最高的意思。大魁的意义是指在比赛、竞争中取得第一名或者最高荣誉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
大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各种竞赛、比赛中获得冠军或者最高荣誉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或者一个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
故事起源
大魁这个成语的起源有两个故事。一说是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晋人杜预为司隶校尉,擢为太尉,卒谥曰文。谥大魁也。”杜预是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先后担任过司隶校尉和太尉,被追谥为“文”,意为“伟大的先驱”。由此,大魁这个成语也就有了“取得第一名或者最高荣誉”的意义。
另一个故事是出自《资治通鉴》
“汉阳人刘熙字大魁,贞元中,为秘书省中书舍人,以文学称。”刘熙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在贞元年间担任过秘书省中书舍人的职务,以才华出众而被称为“大魁”。由此,大魁这个成语也可以指代才华出众的人。
成语结构
大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这个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色,最终取得了大魁。2. 他在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了大魁,成为了全国最优秀的数学学生之一。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大魁”与“第一名”、“最高荣誉”等概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比赛的领奖台上,高举着冠军奖杯,成为了大魁。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状元”、“夺冠”等,可以帮助扩展对大魁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跳绳比赛中跳得最高,成为了大魁。2. 小学生:我在班级作文比赛中取得了大魁,老师表扬了我。3.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在市区比赛中夺得大魁,大家都为他们鼓掌。4. 高中生:这位学霸同学在高考中取得了大魁,被一流大学录取了。5. 大学生:我们学院的学生代表队在全国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了大魁,真是太棒了!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