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浮艳

拼音:fú yàn

注音:ㄈㄨˊ 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浮艳 ”。
亦作“ 浮艷 ”。1.表露于外的才华。 三国 魏 曹操 《宣示孔融罪状令》:“太中大夫 孔融 既伏其罪矣,然世人多採其虚名,少於核实,见 融 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誑诈,不復察其乱俗也。”
(2).指文辞华而不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 宋 陆游 《跋<西崑酬唱集>》:“ 祥符 中,尝下詔禁文体浮艳。” 金 王若虚 《文辨》:“然此自富贵者之常,存之何害;但病太多,且过于浮艷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上官仪 诗多浮艷,以忠获罪。” 徐懋庸 《鸡肋》一:“他们的文章虽好,也只是些浮艳之词。”
(3).指华美艳丽之色。 唐 韩愈 《风折花枝》诗:“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明 刘基 《虞美人》词:“岂知浮艳难长久,看见花枝瘦。”

反义词

淳朴

基本含义
形容外表华丽、艳丽,但内在却空虚、浅薄。
详细解释
浮艳一词由“浮”和“艳”两个字组成。浮,指表面上的虚饰、虚荣;艳,指外表鲜艳、美丽。浮艳形容外表华丽、艳丽,但内在却空虚、浅薄。这个词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的人,指出他们缺乏真实的内涵和深度。
使用场景
浮艳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些人、事物或现象。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打扮很浮艳,意思是他外表华丽,但内在却缺乏真正的修养和内涵。另外,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事物或现象,如一些艳丽但没有实质内容的演出、艺术品等。
故事起源
浮艳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中。庄子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鸟儿,它长得非常漂亮,羽毛鲜艳夺目,但内在却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只会喳喳叫个不停。庄子用这只鸟来比喻那些只注重外表却缺乏内涵的人,形容他们就像这只浮艳的鸟一样,外表华丽却没有真正的价值。
成语结构
浮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1. 她穿着浮艳的礼服出席晚宴,却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 这个展览的布置过于浮艳,缺乏真正的艺术内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浮艳”与“虚华”相联想来记忆这个词语。浮艳的外表就像虚华一样,美丽却没有真正的内涵。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浮艳”的理解,如“浮光掠影”、“浮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衣服很浮艳,像一只彩蝶飞舞。2. 初中生:他的演讲虽然说得很浮艳,但内容却空洞无物。3. 高中生:这家餐厅的装修过于浮艳,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4. 大学生:这个时尚杂志总是宣扬浮艳的生活方式,让人觉得不真实。5. 成人:她的婚礼上布置得太浮艳了,缺乏庄重和内涵。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全面了解和记忆“浮艳”这个词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